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0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17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246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例"是粤西乡村传统文化的记忆,体现着乡村民众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性格。它以古老的文化表现形式阐释着"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积极价值取向,构成了粤西百姓的精神寄托。当前粤西"年例"在社会认识、政府主导、传承主体及发展模式等方面遭遇困境,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探寻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策略,使其有利于凝聚乡村力量,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华人时刊》2015,(3):76
为庆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与江苏友好建交35周年,近期,中国剪纸艺术交流展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设计中心举行,免费为大众展示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剪纸艺术。据悉,本次参展的作品以色彩为元素,红色(火)代表中国最接地气的民俗生活与风俗习惯,蓝色(水)代表传统古代仕女和服饰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是与树木有关的,文章就此探讨了树木崇拜及其引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5.
从民俗理论的实际提炼性与追求规范性、区域民族民俗描写研究之丰富性与精确性、田野考察之可学性与可操作性、民俗学研究之献身性与交心工程性四个方面来考察 ,王建章教授的《中国南楚民俗学》是区域民族描写民俗学的优秀著作。  相似文献   
6.
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看民俗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民俗事项 ,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上可看出民众生活观、心理观及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的绿色观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幅员辽阔的新疆,总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然而,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3%,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 89%。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祈盼绿色、向往绿洲,成为维吾尔人生活中的殷切希望。绿洲即生命、即希望,围绕这一主题,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民俗活动。纵观维吾尔族的文化史,绿色文化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礼金     
杰子 《中国农村》2007,(2):61-61
中国这么大,各地礼仪不同自是正常,但其中有些细节却极为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关东老磨坊》是有关我国北方民俗文化的一部散文集。全书通过对北方民俗中的风物钩沉、轶趣追忆、方言俚俗集纳,凸显了北方民俗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带有浓重的乡情情结。  相似文献   
10.
《中文信息》2007,(12):92-94
薄荷片推荐:农历七月初七为汉民族的”乞巧节”相传此日喜鹊搭桥,牛郎织女棍会,乞巧还有乞求巧遇之说“乞巧节”民俗活动流行陕西关中一带,成为妇女社交游乐的节日,寄托着姑娘们比手艺的强烈愿望。在陕西的大荔的大壕营村,农历七月初七,就能目睹这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