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6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7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发行上市的206只A股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首日股票换手率、筹资规模和市场指数对上市首日超额涨幅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发行后实际流通股比例、发行方式及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d focus upon the relationship of pric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conduct of the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Using a data base of all share offerings undertaken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a two and a half year period,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evidence for the proposition that large, prestigious, and well capitalised investment banks tend to price their share offerings at a higher absolute level than those not meeting such characteristics. Using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investment banks is connected to their affiliation with investment funds and unit trusts. The motives for such pricing strategies, the authors argue, lie with the affiliation of investment banks with investment funds, suggesting that the pricing of new share offerings may be a means of excluding retail investors from participating in the strong returns such issues exhibit. The authors raise legal and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of their finding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eneral consolidation observed within the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日益庞大起来.引入境外企业到境内上市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此,有呼吁尽快开放中国股票IPO市场者,也有质疑者.我们分析了IPO市场开放的原则,指出应该有限度地开放;分析了开放的基本条件、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培育问题以及境外企业股票发行的审批问题,提出了推行市场开放政策的时机,并提出了某些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IPO首日初始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江  田映华 《管理科学》2002,15(1):27-31
以1997年~2000年间上市的498只新股为样本,研究了在上市首日的初始收益和超额收益率的统计特征,发现在各个横截面都有很高的初始收益和超额收益率,"新股神话"表现明显,而且不同行业对股票的首日收益有不同的影响.同时,首日换手率过高表明我国IPO市场上充斥着短期寻利者,存在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抑价分解与滞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建得到GARCH(1,1)是IPO首日抑价率的最优拟合,证实了新股抑价滞后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时间点划分样本区间,得到了滞后性逐渐减弱的实证结论,这对IPO发行制度向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交叉上市会影响原上市地股票价格,产生所谓的溢出效应。对我国先 H股后A股和先 A股后 H股两种交叉上市路径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两种交叉上市路径在招股公告日和交叉上市日前后,对原市场均产生了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其中,招股公告日效应主要表现为负向效应,交叉上市日效应则表现为正向效应。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先H股后A股上市公司对H股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主要是受A股市场高发行溢价率和A股股票高收益预期的影响,而先A股后 H股上市公司对A股市场产生的溢出效应,可能源于市场发达程度差异,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改善预期。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鉴Jeffery Wurgler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实证检测了我国IPO市场1992~2013年各年度的资源配置效率,针对政府管制程度不同阶段下的整体配置效率进行了对比,深入挖掘了国有企业比例与上市公司质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行政管制的存在确实限致了我国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功能的发挥,政府管制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管制下国企上市较多以及上市公司质量差的年份对IPO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据此,提出了加强IPO市场化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等措施来提高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用股票二级市场普遍存在的星期效应理论来研究IPO 问题,以深交所创业板2009年6月到2012年10月间的IPO 为对象,采用OLS 和GARCH 对含有虚拟变量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IPO 抑价水平在一周内的差异,即IPO 的星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IPO 抑价存在显著的正的周五效应、负的周二效应,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IPO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核证监督和信号传递效应两方面。国外学者利用发达资本市场数据实证发现:有创业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IPO首日折价低于无创业创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然而,一些学者利用中国创业板数据实证却发现:有无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首日折价率并无显著差别。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结构,运用信号博弈和两阶段博弈模型探寻中国创业投资在IPO首日核证监督效应微弱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聚类分析的IPO定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发行定价作为股市运行极为关键的一环,它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股市运行的效率。选取沪A近4年来发行新股作为研究样本,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作分析,可找出影响IPO发行价格的8个主要因素。将定价研究集中到行业中进行,以多元回归得到的主要因素作为聚类指标,选取某一行业(如电力行业)已发行股票为样本,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该行业新股发行定价的衡量体系,可为拟发行新股的公司提供定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