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在静电相互作用原理基础上的自组装法是一新型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超薄膜的方法。文章比较了自组装法(self—assembly,SA)与Langmuir—Blodgett技术(LB)及其它方法在制备有机复合膜时的优劣。SA法由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膜的结构稳定性较高,因此较LB技术等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利用SA法,可以制备各种有机聚电解质与其带相反电荷的有机聚电解质、粘土类片状化合物及无机纳米颗粒、生物大分子等组成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膜,为实现复合膜的功能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俞平伯先生晚年的红学自省是真实可信的,应引起红学界高度重视,他的红学研究思想的重大变化同1954年那场对他的批评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对当年那场"批俞评红"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只讲负面问题,全面否定其正确性和必要性。现在红学研究的一些乱象正是当年批判过了的错误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的泛滥。这种泛滥同对当年的全盘否定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以中国在美国的代言人自居,认为自己笔下的中国是真实可信的。然而,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出发对邝丽莎的历史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不难发现邝丽莎笔下的中国呈现两种意象:西方话语体系下的"野蛮中国"和"竹幕"之后的"红色中国"。此外,邝丽莎笔下的中国人依然笼罩在"他者"面纱之下。可见,邝丽莎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并不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经·卫风·氓》是久经传诵的名篇 ,也是所谓“弃妇诗”的代表作。透过此诗女主人公的自叙之言 ,对其内涵意蕴作新的探掘 ,揭示其不同于其他“弃妇诗”的鲜明特色 ,即 :婚恋的自主、女性的自觉、理性的自省、人格的自立。这是此诗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略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6.
Charisma, power and narcissism. On the diagnostics of an ambivalent leading qualityManagers are often obviously narcissistic personalities with “charismatic qualiti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se qualities and their ambivalence, because behind the brilliance of a successful manager may be a hidden narcissistic problem as the actual motive power. Nevertheless a constructive narcissism i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a destructive one. Charismatic constellations as well as narcissistic dynamics are to be understood not only as an individual problem but as an interactional phenomenon, involving both sides of a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xplain these dynamics,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concepts of “narcissistic collusion” and “expanded self”.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ach, to be able to analyse and to deal with these relational patterns — and also to preserve oneself from being involved in such narcissistic dynamics.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尼采和劳伦斯放在一起进行对话,旨在实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共同阐释,从而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劳伦斯关于现代文明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黥布的悲剧有两重性.一是他唯利是图、"为身不顾后”[1](P2605)的性格悲剧.项羽、韩信、黥布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战将类型.二是他从战场上的英雄到身为世大的悲剧命运.黥布的悲剧命运固然有其主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汉初政权稳固之后刘邦开始剪锄功臣,铲灭异姓王而分封同姓王,因此黥布的悲剧命运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卑己自牧"辨--论郁达夫其人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卑己自牧"是郁达夫独特的人格构架,也是郁达夫灵魂生长的过程,更是郁达夫自由创造的机制."卑己"即从平等的基点出发去爱人,并寻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自牧"则是对"卑己"人格意识的超越,表现为热烈追求人类之爱和男女之爱,是郁达夫追求人的正常生存和人与人关系健康发展的现实行动.最终通过"自叙传"叙事将个人对于生活的至深体验与执着追求重构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卑己自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Marriage & Family Review》2013,49(3-4):275-295
In this multiply-authored account, five academicians discus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ir work as clinicians and their clinical qualitative research. Each saw connections between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each in her or his own domain of interest has found that practice informs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forms practice. 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ree major types of qualitative clinical family research: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recursive frame analysis, an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