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四大悲剧中,莎翁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对于深化剧作主题、烘托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戏剧效果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君主形象,也是一个多种品格的综合体,其中渗入了自身的宗教和生活体验。结合圣经背景从民族英雄、上帝选民、世俗之人三个方面对亨利五世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虹影是英国籍华人女作家.进入 90年代以来,她的复杂的经历及其创作的小说、诗歌,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虹影的小说充满了极端的女性经验,以诡秘而犀利的文风,在文坛独树一帜,其作品也成为当今最有争议的一类.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ragedy. One ancient: what is it that draws us to the dramatic presentation of events of terrible suffering and loss? And one modern: namely, that while tragedies are still performed and appreciated, little new tragedy is being written. It will be argued in relation to the second problem that the vitality of tragedy as a dramatic form requires a less rigid approach to what might be considered tragic. And in relation to the first problem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is more expansive conception of tragedy will allo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y-off’ of tragedy in a way that draws both on the tradition that focuses on tragedy as cathartic therapeutic, and on the tradition that sees it as a thought laboratory that allows ethical dilemmas to be posed and explor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argument constitutes a two-fold dialectical synthesis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approaches to traged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technical and popular use of the word ‘tragedy’ on the other) and the effect of this is to facilit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as establishing a ‘critical distance’ that sets the scen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thinking.  相似文献   
6.
作为“浪漫主义旗手”的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即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强调莎士比亚戏剧在美学上不同于古典主义戏剧之处和取得的关学成就,就在于莎剧中成功地运用了戏剧行动并使观众获得了完美假象。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无所不在的"恶",而"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在悲剧中,莎士比亚一方面表现人的理性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悲剧性处境。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新教对人的本质理解是一致的。从莎士比亚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基督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小说叙事理论有关叙述不可靠性的分析,论述戏剧与小说叙事交流模式及其叙述不可靠性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第十二夜》剧本文本中奥丽维娅和托比老爷的不可靠叙述,旨在揭示不可靠叙述在戏剧文本中的功能及剧作者运用这一创作技巧的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伊丽莎白时代的特征和英语发展的历史背景,加以案例分析,揭示莎翁作品的语言在遣词、结构以及修辞手法方面的特别之处,并与现代英语的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对其在英语的使用和后世文学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归纳,也为进一步研究莎翁作品提供语言特色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莎士比亚的晒部罗马悲剧和四大著名悲剧探讨了剧中反映的至高无上的父权意识、贯穿全剧始终的“阉割情节”以及莎翁笔下的两极化的女性形象,从而认为莎士比亚在其悲剧中反映的女性观是保守的、守旧的。比其在喜剧中反映的女性观更具有悲观性和失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