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87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89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rticipant retention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Challenges in re-locating and retaining participants over the long term are major issues for researchers working with young people who face adversity and experience frequent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of vulnerable young people and their transition into adulthood. Rather than the more conventional schedule-based approach to locating and re-interviewing young people, a relational process, the ‘right time’ framework, was used to facilitate young people's involvement in the study. Embedded in the ‘right time’ framework is recognition of the diverse and fluctuating circumstances that shape young people's availability for interviews. Several case examples are considered which amplify the way that the ‘right time’ framework allowed the research to navigate around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case examples highlight the value young people attached to being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n the ‘right time’ of wider relational tensions for young people and the need to negotiate researcher status as a different sort of adult. The ‘right time’ framework contributed to a high retention rate in the study generating a more representative sample and enhancing the subsequent data analysis by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lives of these vulnerable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2.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3.
虚拟空间交织是人们常用的思维与认知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交织及其原则的介绍,描述了虚拟空间交织的运作,指出虚拟空间交织构建中主观取向的原则应为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经济租的概念定义了战略管理中的竞争优势,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拥有的稀有要素所赚取的经济租,得出了一个有关竞争优势的概念框架。最后利用这一概念框架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两大理论体系有关竞争优势的区别进行了解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构块式语法的角度观察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间构块式意义的差异。用磁体构造模型,结合BROWN语料库统计数值,来阐释双及物动词词义类型与两种构块式选用的关联性,以便准确掌握选用两种构块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的过程。传统语法把这一意义建构过程简单化,认为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等于各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总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家 意义特征理论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但都有很大的缺陷。概念合成语言学理论对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解释,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校园一卡通”系统将多项管理职能融为一体,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总体目标,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方便了教师和学生,而且计算机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完善。文章详细介绍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一卡通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以及系统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或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关键所在。依据RIS框架理念,北京的旅游形象应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策划,北京旅游形象总体可以定位为“文化之都”、“动感之都”。奥运会的召开是北京向全世界宣传自己旅游形象的绝佳时机,应通过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制定鲜明的旅游宣传口号,创新营销理念和方式,做好旅游形象的维护和拓展管理,把北京美好的旅游形象根植于国际国内旅游者心里。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把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作为保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升职教师资的学历层次,提高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诚如英汉语中"乞丐""医生"等职业术语和"chairman""hero"等官衔荣誉称呼之类的名词,一般性的人类泛指"a man","mankind"以及代词的非指示用法中,女性往往被置于"隐形"的地位。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已引起社会上各学科的普遍关注,然而,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注解的文章寥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和范畴理论、框架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对此予以阐释,可为英汉语中这一现象的理论阐释提供全新的多元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