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中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传统税收理论概念模糊不清,从而造成税负不公、税源监控和税收稽查困难以及国际避税增多等现状,而中国的电子商务征税除了以上问题外,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税法及税收管辖权冲突也日益凸显。因此,中国应完善现有税法体系,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的法律法规:确立科学的税收征管模式,强化税务稽查及确立税收评估制度等。同时采取加强国际税务协助特别是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等措施,以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构主义、学生中心论、自主学习论和N unan的体验模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探索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十六大文件的深入学习,透视了当代文化产业遭遇的各种现实尴尬,并对一系列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学理性追问,包括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19世纪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关论述,着重分析了当代文化生产的四个重要特征:即不间断的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商品化特征,以符号作手段以传媒为载体进行市场流通的特征,个性化与标准化及原创性与复制性的综合过程特征,在多次体验消费中获得价值增值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2013—2015年沪深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消除应计利润影响后的会计—税收差异作为衡量企业避税指标,用盈余激进度衡量会计信息可靠性,分析企业避税程度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起负面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两职合一的公司,企业避税程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两职分离的公司。这对于深入研究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Although alternative forms of statistical and verbal information are routinely used to convey species’ extinction risk to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effects on audien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risk perception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literature, we report on an experiment that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perceptions of extinction risk differ as a function of five different assessment benchmarks (Criteria A–E) used by scientists to classify species within IUCN Red List risk levels (e.g., Critically Endangered, Vulnerable), as well as the role of ke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se effects (e.g., rational and experiential thinking styles, environmental concern). Despite their normative equivalence within the IUCN classification system, results revealed divergent effects of specific assessment criteria: on average, describing extinction risk in terms of proportional population decline over time (Criterion A) and number of remaining individuals (Criterion D) evoked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ceived risk, whereas the single‐event probability of a species becoming extinct (Criterion E) engendered the least perceived risk. Furthermore, participants scoring high in rationality (analytic thinking) were less prone to exhibit these biases compared to those low in rationalit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spite their equivalence in the eyes of scientific experts, IUCN criteria are indeed capable of engendering different levels of risk perception among lay audiences, effects that carry direct an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ose tasked with communicating about conservation status to diverse publics.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较早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同步推进;澳大利亚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战略、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坚持依法依规治理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化、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些成功做法;当然,澳大利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些利己主义行为,对全球环境保护不利。  相似文献   
8.
The curr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a homonegativity awareness workshop on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and examined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attitude change. Participants included 71 female and 43 male students (approximate mean age?=?23). Compared to a control group of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students, participants were less homonegative and erotophobic (F(1, 359)?=?62.47 and 15.92, ps?<?.001) after the workshop. Implications for contact with gay and lesbian persons through structured intervention programs on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both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reduc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但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还被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根据这一隐喻概念理论,分析一些空间介词所体现的隐喻概念及其存在的经验基础,可为英语介词隐喻义的教学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性化需求,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互助分享,促进其学习和发展。基于体验式教育理念构建的三阶段顾问制度体系,通过“本科生顾问计划”“本科生社会导师计划”和“研究生顾问计划”为不同阶段学生提供分层次体验式学习机制,帮助受教育者在分享互助的体验式学习网络中塑造积极情感、感悟文化传承、培养管理能力,获得心灵成长。该体系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以受教育者为自主建构知识主体,有助其个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