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77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面对宇一的历年画作 ,可以排成一个大型的方阵 ,其中贯穿着一条线 ,就是对主题性绘画的追求和色调的清新明丽。诗人艾青说 :“我生活 ,故我歌唱。”那么 ,宇一呢 ,当然是奋挥手中的巨笔 ,再创新的辉煌。这是时代的要求 ,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除了它的民族性以外,还有它的时代性。运用现代的美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4.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5.
2 0世纪末的二十余年 ,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山水画界面对日益纷繁的文化信息资源 ,吸纳、消解、创新成了画家们的共识。吴冠中、刘国松、张仃、贾又福等四位山水画家在各自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建树 ,为 2 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界引出了新的话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年画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这一曾盛极几个时代的民间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审视,年画作为一种优秀的俗文化品类很有可能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化其审美形式和艺术样式,向具有传统年画装饰意义的新艺术式样蜕变,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年画艺术。  相似文献   
7.
略论宋代淮河流域的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是宋代淮河流域的重要手工业部门,也是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中的一个亮点.本文从区域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宋代淮河流域印刷业和文具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甘肃诗人高凯的乡土诗在中国西部当代诗歌中是独特的,他构筑的乡土世界已逐渐引起评论家的关注并赢得较高的评价。他的乡土诗主要有这样三部分组成:一,风俗画的展现;二,乡情、乡愁的吟唱;三,家园意识的追寻。高凯的乡土世界是厚重的、完整的。诗歌具有哲学和人类学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9.
侠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早有,随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偏安南方一隅,其文人咏侠诗不仅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及前代文学影响,也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心态及文风。文章从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现象--诗中豪气、地理及季节特点、侠的佩带物及表现的知遇情结,仍可找出诗中深藏的文化根源,及梁代文人咏侠诗得以呈现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水彩画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力争用鲜明的色彩与格调拨动欣赏者心灵深处的情弦。并通过水彩中水与彩的调和体现艺术的语言及其创作这种语言的目的和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