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34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3120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雪是当代汉语诗歌的重要诗人,她“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风大气沉郁。她近期的诗歌,情怀与思辨相互倚重、酵化,介入生活与提炼心性同步发力,题材多样,手法多变,情感收放自如,气韵放达从容。她对现实的观照,对时空的架构,对存在的开掘,都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她自觉地从先期女性主义诗写中觉醒,到如今的清澈中隐显尘世的味蕾,对生活细节和感念触觉的精妙镂刻,以及对世道人心的专注和细致打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吴伟业早期艳体诗生成背景、特色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梅村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其与明末文学复古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契丹诗歌留存不多,但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却十分丰富。契丹诗歌的演进过程,就是契丹民族汉化进程的形象展现。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契丹民族的习俗由“无礼顽器”到文质彬彬;思维模式由简单平直到二元对立;情感由简单粗放到委婉细腻;思想意识由原始状态到汉民族多种哲学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现代歌词中的诗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词与诗歌合一是一部既往史,如今歌词已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然而,二者仍然有着密切关系.诗歌可成为歌词和歌词可以是诗歌的情况并不少见.现代歌词中的诗歌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诗歌被谱曲而成为歌词,古诗今译成歌词,歌词原作即诗歌.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升值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通过流动性渠道、财富渠道、预期渠道和货币渠道来传导。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分析和借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6.
在共和国成立的最初 10年中 ,时代的光明和对未来的向往形成了最大的权威话语系统 ,而这也就促成了主观拥抱现实的诗人们抽象想象式的自我表现。胡风、田间、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创作 ,从梦幻般的生活想象到生活的抽象化与激情相交融中的诗性阐释 ,体现出了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审美内涵的构成与演变。他们的诗用时代权威话语所赋予的“现实规范”和浪漫主义艺术策略相融合 ,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唐末至今 ,论者对晚唐诗大多持否定态度。反思这种带有明显历史惯性的批评现象 ,不难发现 ,不是晚唐诗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而是其出现的异于此前诗坛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 ,不仅使那些视文学为伦理、政治奴婢的封建文学观念批评者难以认同 ,也使那些对思想文化史发展缺乏认识和分析的批评者 ,难以理解出现在晚唐诗中的种种变化 ,因而导致千余年来的批评失误  相似文献   
8.
《左传》这部史书的文学观常与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融为一体。主要体现为:一、称诗言志,借用现成的诗章来说明自己的意志,并往往表现为断章取义。二、美善相济,强调“立言”须服务于当时价值体系,但又不能忽视文辞的审美要求。三、和而不同,表现为文艺上的杂多而一,不同声律、风格相和谐的审美理想。四、中和之美,要求以理节情,温柔敦厚。  相似文献   
9.
琉球诗散论     
追溯中国古典诗歌载述和反映琉球的历史 ,重点论述明清中国诗人所写琉球诗发达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可以看出琉球诗具有浓厚的海洋气息和魅力 ,它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 ,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诗人们的创作水平。琉球纪事诗不仅可与史籍相发明 ,而且有时可补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阿库乌雾彝文散文诗集《虎迹》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当代彝族母语文学文本,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厚且富于真知灼见。他一方面在努力完成母语文化生命力的承载与接续,用文化行为、精神举措及生命内涵去破译并保护母语文化;另一方面凭籍学者的智慧,用超前的文化意识去重新体认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古典精神的价值,进而强调在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土壤的同时,广泛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养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个性融入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