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17篇
民族学   34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678篇
理论方法论   192篇
综合类   4579篇
社会学   252篇
统计学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情况、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等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科技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驱动者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研究开发的重要参与者,科学评价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在分析国内外新区科技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研发投入、研发基础、研发效益和现代科技四个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并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根据评价系统测算出现阶段雄安新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与成熟新区科技企业的比较,发现其短板和不足,力图为决策者科学合理评价、管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人治代替法制 ,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稳定的、隔绝的文化机制。因此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随机抽取的被试在两难问题处理语境中问题解决方案提出的语言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态词、陈述句和名词可以成为实现科学思维训练的操作性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全球性问题,科技社会效应的两重性空前突出。当代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场科技悲观论与科技乐观论的激烈论争。对这场极具哲理性的争论应给予全面分析并加以总结,这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论和生态哲学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战略的制定有其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东西方文化文学影响下努力走向世界的文学,它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西方文化与文学影响,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里,努力走向世界。它是努力走向大众雅俗流变互动的文学,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大众化和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大众化和先进性 ,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利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造就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0.
“科玄论战”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玄论战”作为一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哲学事件 ,深刻地影响着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走向。“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科学派、唯物史观派所论争问题及其言说方式对 2 0世纪中国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唯物史观诸派文化哲学的影响以及“科玄论战”中三方话语的撒播带来的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内在困境及其消除的理路 ,表明对“科玄论战”的历史反思仍将对 2 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