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统计方法,对BT20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焊态和焊后电子束局部热处理两种试样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BT20钛合金母材和电子束对接接头可以按铝合金参考FAT80级S—N曲线进行疲劳设计.建议在对BT20薄板进行电子束焊接和电子束局部热处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将焊接变形控制到最小程度,从而提高其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2.
未焊透是压力管道焊接接头常见缺陷之一,严重时会导致管道的承载能力明显降低,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目前我国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中对未焊透管道的定级是很保守的,为了减少对未焊透缺陷的返修,文章采 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简化未焊透管道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在不同载荷工况下管道失效模式与缺陷尺寸的关 系,获得了未焊透管道的极限载荷曲线簇;再运用塑性力学分析方法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筛选,得到了焊接缺陷的安 全尺寸;最终通过试验验证极限载荷数值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超标焊接缺陷(如未焊透)的管道不通 过复杂应力计算和安全评定即可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  相似文献   
3.
视觉传感技术在焊接机器人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文中介绍了基于视觉传感的 焊缝跟踪系统的分类及主动视觉和被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图像处理技术的滤波去噪、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和 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焊缝跟踪系统的控制结构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根据视觉传感系统测得 焊缝的信息,实时调节焊接参数以及焊枪角度等工艺参数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管一管相贯线机器人焊接焊缝,提出了其具有不一致的角焊缝和焊接接头深度的特点,指出了管一管相贯线 的全位置焊接对焊接机器人的要求,通过MATLAB分段拟合的方法得到机器人坐标系下6个轴的坐标与工件坐标系坐 标的关系曲线,即焊接机器人的枪体姿态,为后续通过对焊接机器人焊枪姿态的合理设定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来保证相贯 线焊缝的成形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采用CCD摄象机正面拍摄焊接区图象并用微机进行图象处理,以及对视觉跟踪采用实时控制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建立了一个实用的机器人CO_2保护焊自适应控制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成功地避开焊接时短路过渡的干扰,获得满意的焊接区图象,满足机器人弧焊实时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目前逆变式弧焊机的硒原理和技术现状,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纯度Cr26Mo钢焊缝的力学和耐碱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钨极氩弧焊附加氩气延续保护的焊接方法对高纯度 Cr26Mo 钢进行可焊性研究。检验焊缝质量和力学性能,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试焊缝在阿蒙古天然碱苛化烧碱的高温浓碱液条件下的腐蚀行为,确定了腐蚀速度,评定了耐蚀性等级。观察焊缝金相组织,分析焊缝区碱蚀表面的腐蚀形态,判别力学性能试样的断口形貌特征和断裂类型,并鉴定了腐蚀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膜和沉淀物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表明该钢焊缝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内蒙天然碱苛化烧碱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钢铝2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以B1500HS高强钢和6016铝合金为对象,基于ANSYS平台建立钢/铝激光平板搭接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热电偶同步测温方法测得焊接热循环曲线。将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产实际,模拟不同浓度的天然碱苛化液,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静态,动态腐蚀试验,以考查天然碱成分对钢材焊接接头腐蚀的影响规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焊接接头表面的腐蚀形貌及产物,以揭示其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在焊接工装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实施“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设计环境与工程现场相结合,设计题目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教学要求与工程规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