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中外应用语言学类期刊论文英语题目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论文题目是论文语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知识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国内外应用语言学领域发表于2009-2013年的期刊论文英语题目为语料,分别建立国际、国内期刊论文英语题目语料库,对比分析论文题目的语法结构(包括题长和标点符号使用)和话语功能。数据分析发现,两个语料库中论文题目的拟定在体现共性的同时存有一定差异:国际论文作者在题目中更多使用复合结构或以动名词开头的结构,更注重表达研究问题、结果、对象等论文信息以及表达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达到更好地“推销”学术成果之目的;国内论文作者则更倾向使用单一结构和固定的名词短语结构,大量使用“研究”、“初探”等无实际意义的“废词”。依据语类理论的互话性来审视论文题目语篇内和语篇外因素,能解释论文题目所体现的话语功能以及作者在拟题过程中采用相关策略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理据。从批评语类分析的视角来探析期刊论文英语题目的拟题策略,为论文语篇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62.
日本武家文化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武士道精神,经过千年发展积淀,逐渐与日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对日本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蜕变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工具,引领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63.
逃离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随处可见,在逃离过程中,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刚强气质与独立自主,使逃离本身成为女性寻找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开端。同时,成长女性在逃离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重新回归到原有的生活轨道上来,但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女性退回到原来的精神原点,而是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女性个体的成熟和自主性力量。  相似文献   
64.
本文比较系统地清理西方以至康德的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引出的德行与福报的关系难题,亦即是否真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德必有福,无德必无福",抑或这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康德亦是从神人之际或天人之别出发,从而得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尚且连极善都不可能达成,又怎么可能在人间实现至善或圆善呢?除非全知、全能、全善、全在、永恒的神之此在,而又同时人之灵魂不朽,因为前者将保障人之所有善恶皆无以隐遁,终将毫厘不爽地获得报偿;而后者会让人相信,人可以在无尽的未来中,只要不断地坚持向善,就终究会接近直至达成人之极善。而且,即使今生今世善恶未获应得的报偿,但人死灵不朽,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所有人无一能有例外。不过,儒家却认为,人之达成极善的能力为天所完全赋予,所谓"天命之谓性"是也。圣人就是达成极善的楷模,而人人皆可为圣贤,则人人皆为圣贤之时,即是至善或圆善的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65.
目前国内铁路货运运价已初步形成面向市场的国家与行业双层管理体制,因而基于市场供需因素对铁路货运展开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铁路货运量价格敏感度模型表明:铁路货运量对宏观经济、铁路供给能力、铁路运营价格以及季度因素的敏感度依次降低,而运价并非唯一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铁路货运政府指导价、铁路运输企业价格的制定均应充分考虑市场供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6.
奥林匹克精神是和平和体育的有机统一,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明观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集中体现。奥运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是人类文明交融辉映的体育和文化盛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奥运会是应当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67.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 ,但并未对此加以论证。本文则从“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文学流派的涌现”和“文学理论的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文学的独立和自觉自魏晋始 ,魏晋南北朝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学的独立和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68.
69.
70.
历史人类学在研究古代的民族文化时,既可能佐证史实,也可能重新诠释。在中日两国历史上,有两位无论是历史命运还是个人风格都非常相似的人物,他们就是曹操和织田信长。中日两国分别有关于他们的大量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的还很少见。本文基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从他们所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入手,将个人或事件作为透视民族文化的表征性依据,以期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对各自民族发展历程的作用,从而蠡测和界定个人因素在历史和民族文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