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要]本文针对四川达州市城乡400位老年人延长劳动参与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的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 性别和年龄因素与老年人延长劳动参与行为一般呈正向关联。2. 有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和基本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是否选择延长劳动参与行为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显著。3. 老年人延长劳动参与行为较低层次的 “缺失性需求”推动的模式,尚未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界定的“成长性需要”阶段。本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构建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障碍,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本文借鉴法国经济学家F 鲁佩的“发展极”理论并通过对西部“电子城”———绵阳市城乡的实证调查 ,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人口城市化的有效道路。绵阳市的经验事实表明 ,由长期“刺激性投资”建立起来的“刺激性产业” ,即电子通讯制造业能够吸引周边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 ,从而导致城市非农产业和就业不断扩张的“发展极”。西部城市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发展极”影响下的非农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33.
新世纪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的中国人必须对两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作出回答:(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后的中国是否还存在农村?其景象为何?(二)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农村人口的出路何在?本文试根据中国的实情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参照国外模式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一、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 镇化质疑 中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之后,农村地区是否还在?回答是肯定的。作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第一,即使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人类食物生产上有迅猛的发展,即使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预示着广阔的前景,但至少在今后一百年之内“采…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第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对未来30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作了预测。基于预测数据的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西藏正处在人口快速转变之中。本研究表明,2010~2030年间西藏将会出现劳动力适龄人口比例最大、社会总负担比最轻的“人口红利”期。为此,西藏需以新的改革、发展思路迅速提高人口,特别是农牧区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人口向人力资源的转化。作者针对西藏当前教育性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通过人口的适度集中,提高西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2)面对未来25年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西藏各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作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育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人口发展方程”的流动人口预测部分作了修正,从而构建大城市人口态势综合预测模型,并对成都市2005~2030年包括流动—迁移人口在内的总人口及其结构变动作了预测。本预测结果的一般性政策含义是,在维持现行低生育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内缩,人口结构全面深度老化的趋势不因人口流迁而改变。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6.
加快西部开发,缩小区域差距,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何景熙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加快西部的发展来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问题,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但是,西部的发展应当选择怎样的模式或道路,才能从根本上加快发展的步伐,最终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呢?在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7.
教育发展滞后,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严重滞后是制约西藏自治区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投入-产出效率低是西藏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的对策是,其一,确立“以人为本”的西藏改革和发展战略,加大以基础教育投入,特别是乡村义务教育投资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其二,通过超常规的人口城镇化实现的人口集聚以获取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38.
四川彝族人口近期死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彝族人口近期死亡模式分析何景熙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彝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1990年四川彝族人口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26.41%。本文以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有关死亡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彝族人口的死亡模式作动态分析。同时还对四川彝族与云南省楚雄...  相似文献   
39.
包容乃是城市社会整合的核心,包容性发展的目标是在有序的城市化中达到社会的重新整合,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市化应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应当尊重城市化的社会系统内生的运行规律,逐步减少乃至完全消除主导城市化过程的人治色彩,以法治原则处理城市化中经济、政治、法律之间不协调和系统失衡问题;应当通过全方位改革,打破行政权力对城市化过程的垄断,彻底消除不利于包容性发展的一切排斥性规章制度,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贫困阶层享有事实上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为依据,详尽 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农 业现代化模式,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生物现代高科技可持 续农业模式。欲达此目标,须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口素 质,使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使传统小农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 者。通过向农村和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应对加入WTO后中国 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