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现代意识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浸润,无疑给传统的“反映论”“寓教于乐说”以极大的震撼,使文学的本原再次被提了出来。30年代的鲁迅处在新旧时代嬗递的交叉口,接受了西方、诸如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人的新异思想。在旧时代未尽、新时代乍起的大动荡期,他又决绝又彷徨、又清醒又茫然。他的根本矛盾在于: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又苦于无法给予确然的证明。这种紧紧缠绕着他的思想,源于太黑暗的社会和对历史上多次无结果的变革的沉重失望,使他得不到片刻安宁。然而他又不甘妥协,继续去寻觅那若有若无的光明和希望,不惮沉重的社会黑暗和思想负担,“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争”。可是内心的矛盾,既无从隐蔽,它们必然会在抗争中发生许多“偏激的声音。” 鲁迅的现代意识,在于他以一位受中国传统影响极深,而又极力急切地欲求在西方寻找解药而不能得时,理想境界和现实人生激烈碰撞时,所产生的极度矛盾而又极度清醒的意  相似文献   
32.
在文艺创作中,理性是调节和引导感觉的重要环节,即便是自由、散漫的文本结构或反常规的叙述模式也都渗透着一种理性精神。人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感觉,已经成为对生活“原生态”的超越。这种超越是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结果,这一指导最终须由形象思维去完成,使之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33.
陆川导演仅以三部作品面世就以其独特的影像世界从新生代导演中脱颖而出。其以创造新主流电影为理念,在体制中坚持了自我的艺术表达和关学观念,很好地将观众和艺术撮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从艺术片的“雕蛋者”向新主流电影的“雕梁者”的转变,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标本。  相似文献   
34.
给出了一种连续相位调制、结合判决反馈的减少状态序列检测算法,并将其推广到非相干检测形式,能大大减少维特比检测的状态数目。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优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相比,该算法能有效地简化运算复杂度而性能损失较小,非相干检测较相干检测在10?3误比特率时性能损失约为2dB,但它对载波恢复困难的情形更为合适和稳健。  相似文献   
35.
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表征,结合人类学、心理学、色彩学、神经生理学和对比语言学,探讨了颜色词的心智和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人对颜色的感知是视觉神经与大脑认知能力主客观结合的产物,说明看似客观的语言符号实际上是人脑和语言机制的处理两者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6.
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子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了左拉《金钱》的影响,但茅盾对于自然主义重在艺术上的借鉴,而并非思想内容上的摹仿;他对所接受的自然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重在承继一种为人生的科学精神,以创建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剖析的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37.
探春简论     
作为"改革家"的探春,既是一位个性独特的人物,也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她有识有胆有能,敢于在矛盾重重的贾府实行改革.但因客观诸原因,其改革不过是贾府衰微的一曲挽歌而已.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8.
文化困窘中的电影美学李建东电影,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到一个进退维谷的困窘境地。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电影已从昔日“皇帝的女儿”降到今日“大众的奴婢”的地位,中国的电影业到了重新审视自身、抉择出路的时候。当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捣那个后来被人们叫做电影的玩...  相似文献   
39.
徐玉诺是“五四”白话诗运动中的一位勇于探索的青年诗人,他以独特的音韵、神奇的想象、 直质的语言建构了白话新诗的另一道风景。将诗艺分析与当时的文学环境相结合,以有机探索徐玉诺诗歌艺术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0.
正"在这个世界上,在生活中,人最不能善待的就是自己的心了……。"这是王春鸣散文集《桃花也许知道》的题记。心,是什么?这是一个距我们最近也最远的"永恒之问"。然而,我们读到作者那玲珑剔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