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9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7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432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628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神道设教”一词最初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教化形式,它却是十分久远的,可以说它与鬼神观念的出现同步。原始时期,世代相传的敬神事鬼的形式中就包含着神道设教的意义,但并非由统治者命令所形成,而是社会习俗的表现。商周时代众神所在的“天国”观念的发展使得神道设教有了更强大的思想背景,“百众以畏,万民以服,”神道设教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将“神”内化为人自身的精神。他们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从根本上动摇了神道设教的思想基础。然而,神道设教仍然是当时社会习俗的主流。儒家学派将神道与礼俗融汇,这对于整个古代中国的社会思想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当前,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采用了并行模式。并行模式关注于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差异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益维护。这虽然看似诉讼目的明确,符合环境权益救济需求,但其实际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不但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梳理,而且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裁判。面对并行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强制合并、混合并存、另赋实体请求权、诉讼信托、诉讼担当等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模式,上述模式分别从诉的合并和诉讼实施权融合两个方面对融合方式进行了探讨,但是其中仍存在当事人诉讼选择权忽视、公私益失衡以及责任重复认定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质量,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日渐增多。基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潜伏性特征以及环境侵害发生的阶段性机理,环境诉讼中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叉使得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成为应然趋势。在尊重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追求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以具备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枢纽,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构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新融合模式,将有利于诉讼目的实现。新融合模式强调发挥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效能,争取将同一事实产生的公私益诉求在同一时段提出,并依据诉的合并将两者合并审理,继而,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关注公私益交融之处,实现责任公平分配。新融合模式尊重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避免了责任的重复认定,节约诉讼资源的同时提升了诉讼效率,不失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理想选择。当然,该模式尚处于理论初探阶段,要想真正具备实践性还需要在自诉讼制度、监督机制以及协作配合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构想,从而为环境诉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肯定性“自我”书写与霍桑、梅尔维尔、爱伦·坡等的否定性“自我”书写共同为美国独立民族意识和国族文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美国的个人主义更深入地植根于前者的超验主义主体思想中,但由于对“自我”内在神性和超验原则的强调,其主体思想陷入唯我和超验的困境,促使他们不得不进行反思与修正。当代美国哲学家、汉学家安乐哲吸收中西传统的有关思想,提出以儒家角色伦理学作为走出西方个人主义困境的有效途径。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的“自我”书写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人学思想有趋同倾向,前者呈现从抽象道德主体到具象道德主体、从自我内在性到自然外在性及群体外在性的转变趋势,这一转向与儒家角色伦理学对具象外在性人际关系的关注有共通之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4.
探究近20年来我国煤工尘肺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0—2020年1485篇煤工尘肺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同时根据知识图谱回顾相关文献内容。结果显示,煤工尘肺研究自2000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煤工尘肺相关研究呈现趋冷的状态;研究热点内容为发病机制、治疗、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基于煤工尘肺研究热点内容及发展脉络,建议应继续加强煤工尘肺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研究,同时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生活,致力于全方位全周期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36.
A K -sample testing problem is studied for multivariate counting processes with time-dependent frailty.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and efficiency of a class of non-parametric test statistics are established for certain local alternatives. The concept of efficiency is to show that for every non-parametric test in this class, there is a parametric submodel for which the optimal test has the same asymptotic power as the non-parametric one. The theory is applied to analyse a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data set. A simulation study is also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theory  相似文献   
37.
近20年来,词学研究有所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词学研究应在多重网络中展开。首先,词学是专门之学,但研究者仍需建构开放的知识网络。词乐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仍处于相对低潮。这与研究者受限于音乐知识,无法有效介入有关。词谱、词律等专门之学亦是如此。其次,可以尝试词学研究的时空延展,打造通观的“全息网络”,通过长时段的、大量的文本分析发现新话题。同时,注意域外汉籍,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新文献,启发新视角,丰富文本网络。最后,要注意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向,要建设词学检索库,善用新技术,更新研究理念,以便及时因应。但数字人文终究只是辅助研究手段,技术取代不了阅读与思考,只有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技术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明确了融资代建制的概念,将公共工程项目–项目融资–代建制联系起来,构建了公共工程项目融资代建制模式框架为:二个层次、三种管理和三项保证。进一步指出融资代建制是有中国特色的PFI,是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9.
动力减振器最优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和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最优化方法求得考虑生系统阻尼的动力减振器最优参数集,并对此参数集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了便于动力减振器最优设计的回归曲线族。本文还对现有的主系统无阻尼时动力减振器最优参数公式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这些公式的局限性,并根据本文的结果给出了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改进公式。  相似文献   
40.
基于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的观点,就人力资本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人力资本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诚实履行合约后的正常收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贴现因子、道德风险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后的次优收益。并且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人力资本道德风险行为动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激励、约束及协作策略。最后,讨论了随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