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从事这一活动的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则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也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事业.列宁曾明确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①纵观本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所呈现的各种新气象,如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兴办经济特区等,无一不是发自基层.发自群众.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②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事业方能如日中天.深入领会邓小平关于依靠人民群众治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理论,对于积极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活动特性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的,内核是它对人类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生存环境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新闻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亦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属性,其本身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美学作为一种"人学"直接涉及人类本身的建设,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它和新闻活动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季水河先生的<新闻美学>将新闻传播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美学视野中加以考察,实际上已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新闻活动中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性及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部很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环境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组成的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 ,是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人口环境系统动因包括人口环境运动的推动、关系的调整和规律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被人口压力突破后表现出矛盾的滞后性、影响的多重性和经济陷于衰退。人口过多、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快三症并发 ,成为中国人口与环境发展的独特现象。环境的作用包括给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自净功能或环境容量 ,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索取超过资源本身、排污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自然资源耗竭超过极限便不可逆转。中国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 ,高投入、高消费求得增长 ,物耗和污染代价巨大。环境污染的主因是决策者和建设者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范式。可持续发展可形象地比作人类发展坐标轴 :纵坐标是时间上的连续性 ,即兼顾当代与后代 ,控制人口 ,提高素质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横坐标是空间上的立体性 ,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并举 ;轴心是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化大潮中,人际的困惑与市场理性的矛盾与日俱增。从社会学独特视角探讨其对策:人际关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与归结点的根本一致性。正常、和谐的人际氛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积极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基础。两者的良性互动必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可操作方式。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有限责任。从根本上说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能够集中社会资金、分散经营风险的企业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这是衡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标准。自然人的个人或合伙经济,由于业主对企业经营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决定了它的经营风险大,难以广泛吸收他人资本,不是现代企业制度。至于公司法人企业,事实上也分为承担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的两大类。目…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对公平问题的严重关注。由于概念和现实的复杂性,公平的界定基本上还是处于歧见纷呈、意义模糊的状态,而搞清公平的基本含义又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因此,有必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做一系统考察。  相似文献   
17.
解决全球与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韧于西方的工业化在全世界推进3O0年以来,真正分享了工业化、现代化好处的国家,主要是工业化发源地的西欧和移民形成的北美,而在具有悠久农耕传统的亚洲,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到目前为止,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8O年代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人了和平与发展新时代,为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创造了良好契机。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每年平均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但是自从进人9O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深层次因素也随之而来。如果说在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8.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则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阐释了贫困经济学的由来,运用其理论描述、分析与评价了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资源稀缺与人与自然和谐理论, 在批判马尔萨斯模型的同时, 阐发了从李嘉图的土地级差、穆勒的静态经济和马什的和谐论到科斯定理、庇古税……。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重建资源价值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笔者听了一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报告,主讲人是位风趣幽默的老者。老者说:大家仔细看看"友谊"这两个字的构成,"友"字上面一横一撇表示两个人在靠拢,下面"又"表示一次又一次,所以,"友"就是两个人的心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