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它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完善的结果。立体交叉培养模式是中南大学轻金属及工业电化学研究所新时期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种尝试。实践证明:在研究生教育超常规发展的新形势下,它对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是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培养研究生的一种好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劼 《社科纵横》2020,35(2):135-140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以期为今后甘肃教育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以线性羧酸酯EA、EP和EB分别替代工业用1.0 mol/L LiPF6 EC/EMC/DMC(1:1:1,质量比)电解液中的DMC,配制了1.0 mol/L LiPF6 EC/EMC/EA (1:1:2,质量比)、1.0 mol/L LiPF6 EC/EMC/EP (1:1:2,质量比)和1.0 mol/L LiPF6 EC/EMC/EB (1:1:2,质量比)3种包含线性羧酸酯的电解液,采用18650全电池研究线性羧酸酯作为电解液溶剂组元对锰酸锂?石墨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种包含线性羧酸酯的电解液,电池在?20°C、5C倍率下放电容量保持率均大于93%,而采用工业用电解液时,电池无法在?20°C、5C倍率下放电。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在低温下电池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电荷转移阻抗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3种含线性羧酸酯的电解液中,使用1.0 mol/L LiPF6 EC/EMC/EA (1:1:2,质量比)电解液的电池因具有最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40°C下放电容量保持率大于90%,在?60°C下放电容量保持率大于44.41%。  相似文献   
14.
李劼 《民族研究》2001,(5):103-103
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张佳生研究员主编的《满族文化史》,日前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满族文化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从该书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满族的八旗制度、兵家谋略、法律制度、教育、科技、文字、文学、书画、音乐、舞蹈 、民俗、宗教、姓名、家谱和园林等,并侧重于对满族在中华文化各领域突出的贡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构体系完整,学术视野开阔,文献资料丰富。作为一部全面展现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该书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其一,作者从一个相当广阔的学术视野来理解文…  相似文献   
15.
“多元文化”概念因众口难调而失于空泛,“多文化”概念则更为执中,承认多文化“共在”时的某种失序。在人人皆为多文化交流“结点”的时代,不同文化共在的“结构场”复杂而又多变,贯穿其间的则是人性特点,如佛教所言乃“贪瞋痴慢疑”,儒家将其理想状态称为“仁义礼智信”。人性的特点使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16.
历代关于地理风物的记载是对天地万物的空间关系的阐述,祖先发祥地或选址建寨的传说则是一种与土地建立神圣联系的行为,并以不可逆的生活经历为其磐石。从江山社稷、山水家园到男人如山女人似水,都以对自然法则的遵守、模拟为原则。数千年来两性顺应自然有了各自不同的位置。在轰隆隆来到的工业化中,我们迷茫于如何重新创建我们的家园,在新的天地里找寻到我们悠然其间的尊严与愉悦。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交流有限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交流只是一个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各有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带有各自的局限性:涉及人口有限、涉及文化领域有限。但由于文化的完整性及系统性,能够使其他人口、其他文化组成部分发生适应性变化。由于参与交流民族各自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流向。教育通过对发展较快民族文化的系统、深入的借鉴,成为加速发展后进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参差不齐的多民族社会追求共同繁荣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卡罗琳·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女性、生态与科学革命》从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神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直到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列举出一系列“事实”及对事实的“追问”.追问的实质是人类“为什么”又“怎么样地”疏远乃至虐待了大自然.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相互碰撞中生态危机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9.
性别分层从属于社会分层。对资源与财富的拥有度、支配度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划分指标。西南民族传统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透射出社会公正与财富积累及分配方式有内在联系,反映出社会的演变主要是两条脉络的交织演进:作为文化表征的物质形态的演进和作为文化内核的人类自我认知的变化。前者关乎科学,后者关乎心灵。社会分层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既受制于物质形态的演进,也与人类的自我认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当现代语言学家与现代哲学家同时意识到语言与世界的同构性之后,一个语言即世界或世界即语言的基本事实也就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了。这个事实显然意味着这么一种新的思想:世界的改变归根结底乃是语言的改变。变换一种语言方式将意味着获得一个全新的世界。不能说当今的中国人已经获得了一个新世界,但他们的语言却正在发生着悄悄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