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根据关于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详细阐述了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的现状特征,并且研究外来常住人口在上海的分布状况,从而更好地全面认识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地理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本研究能够为上海市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做好工作、构建融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从业人口规模、投资规模和GDP的相关数据,分析劳动力资源在全国的分布变动状况和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边际产出弹性理论构建劳动力最优投入模型,对我国各省市相对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区域内部各种因素对劳动力相对剩余量的影响。研究得出:我国还不存在劳动力资源短缺;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总量配置接近最优,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中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西部地区将取代中部地区成为劳动力资源剩余量最大的地区。虽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所扩大,但是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和资本分布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33.
自城市低保实施以来,它就和就业开始了相互的博弈,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本文通过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不公平分配、博弈论以及失业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二者矛盾运动、共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4.
上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钰  高向东 《社会》2004,(8):20-24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不断 发展,离开民族地区到上海等沿海发达地 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统计年鉴数据,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作主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分为五种类型,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各个类型的特征,得出结论,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6.
上海市民族关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全面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座谈会所获得的上海市民族关系的数据与资料,从少数民族的角度,以民族交往、社区居住、民族通婚为指标来反映上海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并对民族关系现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37.
个别谈心是行之有效的计生宣传教育方法。要获得个别谈心的较好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四心”才能谈心。“四心”即热心、诚心、耐心和交心。只有与工作对象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彼此才能推心置腹地互相交谈,使对方无保留地倾吐自己的全...  相似文献   
38.
论生育需要和生育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的生育行为发自人的生育需要计划生育管理主要是通过~定的措施和手段来调节和控制人的生育行为,而人的生育行为发自人的生育需要。人的各种行为是由人们的动机所决定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五类,这五类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它依次为: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等;安全需要,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社会保险、退休金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希望和同事们保持友谊,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39.
40.
流动人口在城市分布变动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文章论述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分布变动测量的主要指标,首先提出了行政区划法、自然标志法、圈层距离法、方向距离法等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对上海城市流动人口分布变动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