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并在达到企业目标过程中发挥高效益和高效能.但组织结构有自身发展变化的轨迹不存在不变的完美的组织结构模型.现代组织理论家提出应变理论,即组织应该适应环境,根据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2.
李巍 《人文杂志》2023,(8):16-25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义上针对孟子,却在思想的客观呈现上与道家的性朴观念尖锐对立。尤其是,荀子对人性恶的主张可被视为对“本始材朴”之性做出了与道家截然相反的判断。因此在荀子眼中,性朴并非中性,而是本能地趋向于恶,也即性朴与性恶是可兼容的。那么将荀子刻画为性朴论者,以瓦解其作为性恶论者的传统形象,这种名为“性朴论”的流行解释就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33.
李巍 《中州学刊》2023,(1):103-111
作为古典中国思想标志性概念的道,因历来被看作不可说者,似乎只能在非语言的玄思直觉中被把握。但在《庄子》的名篇《齐物论》中,道不可说仅是指不能以谈论对象物的方式来谈论道,或者说,道仅是在某种物论语言中不可说,这并不等于道绝对超出了语言的界线。实际上,按照《齐物论》,关于道的言说在以下意义是可能的:道虽然不是可被“谈论”的对象物,却能在言说活动中“显示”为一种说话方式,其特征是说话人对物的言说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是/非”判断,而是具有一种变通立场的自由。并且,最关键的,是这种变通的自由被归于实用取向的考量,即得道者总是能根据现实的实用需要变通其说话立场(“用也者,通也”)。于是,该篇对道不可说的阐述就走向了对致用之道的揭示,后者象征着在“经世”的政治实践中基于实用考量的治理逻辑。因此以《齐物论》为例,能看到道家对道不可说的阐述不但没有走向非语言的玄思直觉,反倒更重视外间现实,特别是万事万物的实用价值。这意味着,最以玄思著称的道家并非外在于中国古代的致用传统,甚至可能比儒家更早地形塑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34.
对老子"无"观念的研究,除了生成论的角度,更应从规范问题入手。因为老子更多谈论的不是等同于"道"本身的作为宇宙万"有"之根源的生成之"无",而是关联于"道"之"德"的指导性的"无"。这样的"无",是对"道"之"德"的非掌控特征的总概括,即从动词性的"上德不德"或"玄德"之"不有""不恃""不宰",走到名词性的"无名""无欲""无为""无以为",最后概括为"无"。而所谓"无"的指导性,正是针对政权如何"长久"的问题来说。  相似文献   
135.
李巍 《文史哲》2012,(1):130-139
1931年加拿大获得主权国家的地位,但直到1982年才从英国手中收回宪法的管辖权,其原因在于联邦与各省在确立修宪程序以及宪法修改事宜上长期未能达成一致。在半个世纪里,各方围绕魁北克省的法裔问题、联邦与省政府的权限和地区之间的宪政关系问题展开博弈。这一过程和结果表明,联邦制在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和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上效率低下,在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则表现出较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6.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政策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事件。2014年,中国货币外交成果硕果累累,进一步夯实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合作伙伴网络,这些货币伙伴能够在官方层次上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政策配合和技术支持,以服务于人民币崛起的大战略。货币互换网络进一步扩大与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137.
许晖  李巍  王梁 《管理学报》2011,8(3):323-331
在回顾市场知识管理理论及营销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以天津奥的斯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一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构建了企业市场知识体系,以及市场知识管理的"GDR循环模式",并深入分析市场知识管理对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建的影响机制,归纳提炼出基于市场知识管理的营销动态能力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38.
在黎族这个特殊的法治语境中,作为调整黎民婚姻关系的习惯法,至今仍在影响着黎族男女的婚恋观。但由于经济因素、历史传统、伦理观念、地域特点等多重因素,使得黎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婚姻缔结方面存在着诸多冲突。  相似文献   
139.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将加快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在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0.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代大学生所受的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以及该年龄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本文在对我国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析,并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的具体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