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在系统分析台湾高山族祖先观念、宗庙、祭祀组织与祭仪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台湾高山族和大陆各族祖先崇拜文化的许多同质性因素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揭示了高山族传统文化与大陆各族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傩仪过关为解读对象,运用仪式象征理论,对土家族傩仪"过关"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傩仪过关蕴含了对祖先的认同,是对世俗权力神圣化的象征性表达,是一种典型的生命危机仪式.  相似文献   
23.
现代鄂川黔湘边区的神兵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鄂川黔湘边区的神兵运动柏贵喜1918年至1949年间,在鄂川黔湘四省接壤的民族地区,土家、苗、侗、汉等族农民相继发动了100余次规模不等的神兵起义,“曾经引起遐迩人士的惊诧和注意”①。时人对神兵产生种种猜想,也有诸多谬传误传。时至80年代,还有人...  相似文献   
24.
地方性药物认知是村落民众在其所处的生态空间中,对药用动植物的表征、特性、功能、效用等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也是对具体对象及其性能的一种抽象表达。其外延包括药物生态认知、命名规则和分类体系等。药物生态认知主要基于实践而呈现出具体科学的特点;药物命名源于一种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且有规律可循;药物属性划分既具有传统民间分类结构的普遍性,又具有地域的特殊性,而以药味为标准的分类体系既是对民间分类学内涵的丰富,又是对民间分类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传统农业生产知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创造出与农业生产相关、且世代承续的一整套技术、智慧、诀窍和方法等知识的综合体系。通过对红烈和龙桥两个土家族村寨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具有显性的经济价值;弥补现代科学技术的缺憾;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标本与素材等重要的现代价值,这种现代价值对人们反思知识的传统与现代性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土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属于土家族传统知识的以青草和粮食喂养为主、圈养和放养结合的土家族传统养猪方式,至少在养殖方式多元化、生态保护、国家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一传统知识的价值已出现被强大的经济利益所遮掩的趋势,如何在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好传统知识,是社会各界人士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保护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主导”机制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实施成效显著,但因相关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细化程度不够,部分政策内容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倾斜性,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加快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完善政策体系,推进政策进一步细化,提高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强化可操作性;完善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百福司镇为个案,全面分析民族地区小城镇的成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小城镇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要实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必须用新的思路,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其结构功能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29.
本文依据土家族的神话资料,对土家族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土家族神话对宇宙结构图式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这种解释根源于土家族独特的生存环境;梯玛神图是土家族神话中宇宙结构图式的具象表达;神话中的意象充满着生殖能指与生命喻义,这些意象构成了土家族文化象征的主要原型;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是土家族神话中的最基本的“无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30.
武陵山区特定的生活空间塑造了土家族既受水系又受山系双重制约的生态认知体系。这种认知体系以生产劳动中人们对生境的认知和信仰为基础,以生活中人们对生境的维护和适当利用为内核,以具体的文化事象为表达形式。本文以湘西龙山县苏竹村为个案,初步探讨了村落传统生态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