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由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外学者对公共产品理论的论述无法揭示公共产品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公共产品供求平衡不仅是指总量平衡,而且是指结构平衡.供求结构平衡是实现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供求总量上的不平衡比较容易为人所认识,而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却往往被人忽视,而且,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危害更大.其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常常被供求总量上的平衡或不平衡所掩盖.  相似文献   
22.
文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分别从全流域和上、中、下游和地级市层面测度了2006—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了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探究其空间集聚的区域分异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全流域和上、中、下游绿色发展效率均呈“V”型变化趋势,其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并不高,且绿色发展效率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2)从全局空间相关分析来看,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其空间相关程度是波动变化的,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从局部空间相关分析来看,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地级市和较低的地级市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两极分化明显,且在2010年后集聚区域相对稳定,具体为下游地级市“高高”集聚效应明显,上游地级市“低低”集聚效应明显,而多数中游地级市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集聚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