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商业主义大潮的冲击,精英文化受挫,文学逃逸社会话语中心向边缘漂移。但这种态势并不能扭转中国文学既要现代化又要民族化的根本趋向。为适应历史的深层要求和现实的急剧变革,文学在不断调整自己,经多年震荡沉浮、渐成一种新格局:一、商业化思潮的进军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抵抗;二、雅俗文学的对立共存与互补;三、市民话语和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互渗和互拒;四、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和后现代主义的东方化蜕变  相似文献   
12.
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如同九叶派诗人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文化统合品格,同样表现现实,但她关注的是人性的现实,是艰难世界中勇敢面对艰难的人性力量;郑敏的诗以哲理见长,其诗既依托一套完整的现代生命哲学体系,又深深地植根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从而在思想知觉化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合作化小说人物形象新不如旧的问题 ,文学批评界曾展开过多次讨论 ,但由于都是在政治现实主义框架内的言说 ,对逸出这一框架的东西则难以说清楚。如果从文艺社会学和人类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给以审视 ,则可以看到 ,合作化带头人作为新时代的卡里斯马 ,由于缺乏强悍的个性 ,造成其神圣性和原创性的匮乏 ,其道德感召力也令人怀疑。又由于他们是作为所谓自发势力的对立面出现的 ,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的符号功能 ,被迫割断了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联系 ,其性格中也难以有原型与情结的因素 ,因此失去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与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国后27年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世连 《齐鲁学刊》2003,1(6):42-46
建国后27年文学是否具现代性的问题是近几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否定论者把个体人性价值作为文学现代性的唯一标准,并将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解放与个性解放完全对立起来,从而认定现代性断裂的观点难以让人接受。文学现代性应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以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形态存在于27年文学之中。个性主义作为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的压力下也顽强地存在于一些政治化文本的潜在层面,留下了难以擦抹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