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中,侠义小说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侠剑传》和《续侠剑传》两部文言短篇侠义小说集,则是研究古代侠义小说的渊薮,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正> 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纪念前后,全国出版的《野草》研究专著、专集不下十部。其中,逐篇注释或诠解的有李何林《〈野草〉注解》、许杰《〈野草〉诠释》、闵抗生《地狱边缘的小花》等;侧重艺术分析鉴赏的有扬州师院中文系的《〈野草〉赏析》、李国涛《〈野草〉艺术谈》等;对《野草》进行全面论证分析的则有李希凡《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以及孙玉石的《〈野草〉研究》等。很有分量的单篇论文也多有发表,其中,尤以曾华鹏、李关元撰的《论〈野草〉的象征手法》惹人注目。1983年6月,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在苏州举行了合专题性《野草》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野草〉研究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野草》研究的开展。上述论著的出现,打破了《野草》研究的沉寂局面,攻克了这项难治之学的许多难点,标志着《野草》研究的空前深入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3.
中国古代侠义小说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义精神乃人类善良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先秦儒、墨、道、法四大思想流派以及汉初《史记》侠义观的撮要勾勒,论证了中国古代侠义资源的丰厚性。正是在这种丰厚资源的基础上,萌生了中国最早的侠义小说《干将莫邪》和《李寄》,开辟了中国侠义小说的源头。对《干将莫邪》和《李季》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也指出了它们客观存在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国际文学的广阔背景,分析了近年来文学低俗化的种种表现,进而从中国文学的前途出发,提出必须抵制文学低俗化这股潮流.而鲁迅光辉的文学思想,正是抵制文学低俗化的有力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35.
夏志清先生的张爱玲论,自有他的机遇和贡献;然而,他对张爱玲的过分溢美甚至吹捧,特别是他对《秧歌》、《赤地之恋》等"反共反华"坏作品的廉价吹捧,已经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夏先生对张爱玲所做的,正是"捧杀"——这大概是夏先生始料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36.
简评新浪漫派李碧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良骏 《江汉论坛》2006,(6):106-107
本文对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创作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文章充分肯定了李碧华小说浪漫主义的新探索,对《胭脂扣》、《秦俑》、《凤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作品的今生来世错综交织,对《诱僧》、《破戒》等作品的英雄传奇以及《生死桥》、《霸王别姬》等写实作品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文章对李碧华小说的尖锐批评有二:一是闹剧成分太多,特别是《凤诱》,通篇言不及义,生拉硬扯,让人反感;二是《青蛇》对《白蛇传》的改编太过“恶趣”化,破坏了《白蛇传》原有的神话传说美。  相似文献   
37.
讽刺杰作《猫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城记》的讽刺艺术具有深刻性和预见性,它对“猫国”国民(“猫人”)劣根性的抉发和讽刺,实际上是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影射和抨击。就此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不愧为《阿Q正传》的姊妹篇。数十年来,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猫城记》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它对百年来中国革命过程中某些缺点(亦即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尖锐而有益的讽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说成“讽刺革命”、“影射革命”;作家本人也在政治压力下做了多次过头检讨。这是不能成立的。现在理应拨开历史的云翳,确立对《猫城记》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38.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作家中,鲁迅是人们公认的文体家(Stylist)。“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不仅他的《呐喊》里小说如此,其杂文,更有独特的文体美。仅于此,鲁迅也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文体家。这里,首先必须重复一个朴素的真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唯一表现手段。鲁迅杂文深刻的思想性,卓越的艺术性,无不有赖于它的艺术语言的千锤百炼,炉火纯青。鲁迅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鲁迅杂文不愧为一座语言艺术的宝库。一接触鲁迅杂文,我们立刻感到遇见了不同凡响的大手笔。大手笔写小文章,自然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请看一篇…  相似文献   
39.
文章论证了徐速创作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小说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特征,分析了徐速小说成功的原因,认为徐速的小说艺术成就应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宝贵收获.  相似文献   
40.
文学低俗化潮流是近年来出现的 ,同时也给人们敲响警钟 :中国文学究竟往何处去 ,中国文学究意用什么东西与世界文学接轨 ,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还要不要 ?而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要求我们遏制文学低俗化的潮流 ,要求我们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而悠久的文学传统 ,更要发扬鲁迅的博大精深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