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是后工业社会的治理形态,它以信任与合作机制的生成为基本特征,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根本目的,强调对社会的整合治理。该模式对行政伦理提出了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勇于承担道德责任、实现最广泛的合作与信任等要求。为了有效建设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行政伦理,可从内部与外部控制入手,加强行政伦理立法;强化行政伦理监督;进行行政伦理宣传,开展行政伦理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训,培育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实施道德激励。  相似文献   
32.
33.
经济类型是影响村民社区参与的重要变量,不同经济类型下村民社区参与的水平、内容、结构、主体与态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即村庄经济水平越高,村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与参与的水平越高;村庄经济结构中的私营经济越发达,村民社区参与的水平也越高.从学理与实践上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村庄经济类型下村民社区参与的激励机制与参与渠道不同.由此,应做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构村民在社区参与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畅通村民社区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建设,增强村民社区参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作为批判的差等正义是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不平等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是有等级的,人的等级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必须按其与生俱来的等级各行其是、各司其责才合乎正义.从公共管理视域来解读,作为批判的差等正义是指建立在人的身份和等级基础上的,基于双重或多重标准而设立的有悖公共管理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主要包括政治失语、经济歧视和社会排斥三个维度,这些维度是分析户籍制度、高考制度、选举制度、所有制制度等公共管理制度引发的社会不平等的重要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5.
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在推进政府创新的过程中,党政部门大力推动发扬民主,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领导的余热,制定合理的创新计划,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在创新的过程中"重口号、走捷径",把创新意识形态化,政策制定搞"一刀切",缺乏与社会的合作,党政不分又让政府创新陷入了困境。今后,贵州政府应转变政府官员的观念、增强政府创新的意识,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地方政府主动创新,引入竞争机制、为政府创新提供动力,加强合作、提高政府创新的质量。  相似文献   
36.
与传统治理相比,大数据在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交通运转效益、创新城市交通监管方式、促进城市交通信息跨域共享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中更为明显。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以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大数据驱动的交通变革为案例,系统剖析大数据时代的城市交通是如何从传统治理走向智慧治理的。分析发现,大数据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变革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交通大数据采集的准确率问题、平台的聚合力问题、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和存取方式问题依然制约着城市交通变革的进程。为此,运用大数据技术,让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多样治理技术齐头并进、多种治理机制流程再造,是城市交通从传统治理走向智慧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过大等实际,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优化乡风民俗、建立民主管理的治理机制等方面,论述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38.
公共伦理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是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公共伦理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并拥有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道德责任、合作与信任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9.
健康中国战略是指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全民健康意识,确保人人“能看病、看好病”以及做到“少生病、不生病”。“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全民健康的理念,要求实现全体公民的 健康平等权,实现从健康不平等到全民健康、从疾病治疗到疾病预防、从只关注身体健康到关注身体、心理与精神健康的转变。通过 SPSS软件中的交叉分析法对G省获取的828份实证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由于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与非贫困户相比,脱贫户在身体、心理上的健康状况明显弱于非贫困户,而精神上的健康状况却没有明显差异。究其原因,与脱贫户健康素养不足、心理健康长期被忽视、贫困与不健康的恶性循环有关。为此,有效开展健康扶贫、大力培育乡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升脱贫户健康素养就显得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40.
乡村命运共同体是在乡村场域下经历共同的命运而连结在一起的具有共同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群体集合。具有相似社会情境的乡村命运共同体成员构建了以命运交织为核心的集体记忆网络,而被建构的集体记忆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发展。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对一线扶贫干部、乡村致富带头人和企业帮扶人员三大群体进行口述故事采写发现,要将以个人口述为核心的个体叙事转化为以乡村记忆为核心的集体叙事,一般会经历“命运共连—共同感知—集体建构”三级层层递进的行动路径。在内心情感激活、外在榜样塑造以及内在认同规训三层机制推动下,乡村集体记忆能够对共同体成员的个体行为产生形塑和强化作用,进而延续个体对乡村的时代记忆。这种具有社会整合与创造功能的乡村集体记忆需要在乡愁中重塑新内涵,在口述中通过社会传递和代际传递机制进行传承,在文化中实现精神价值向实践价值的转换,并在育人中实现记忆传播,最终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