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情景交融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主客体关系层次,“情”属于“心”的范畴,“景”属于“物”的范畴,此时情景交融表现为主客体也即“心”与“物”之间的感应活动;二是作品中情感与景象关系层次,此时“情”与“景”的关系处理,因受不同心物感应模式的制约而表现为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22.
司空图美学理论的精髓,是他的“三外”说: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与极浦谈诗书》) “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与李生论诗书》)“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所谓的,“三外”,是司空图论述审美过程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