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99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矿区农行发展的新思考马春喜,裴冶任何时期,经济和金融都是相互制约的。当前,我国经济领域改革在积极响应“思想还要更加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步伐更快一些”号召的同时,强烈地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服务手段。尤其是矿区农行地处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面...  相似文献   
52.
东汉与西汉的差异,首先就是建国的情形大不相同。西汉的情形正如蒯通所说的那样,泰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皆欲得秦鹿,在角逐中高才疾足者得之。当时的群雄之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六国王族的后裔,或是某国的强宗大姓,或是某国的将相,这些人乘秦之乱,欲图恢复故业,尽力利用旧日的门第来取得人心。例如项羽,就是个楚国门第显贵的人。六国的灭亡,楚最  相似文献   
53.
王夫之充分认识到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对民众施以宽松的政治,用宽厚的政策来休养人民。为了保障宽以养民目的的实现,王夫之主张要“严以治吏”。本文对王夫之的“严以治吏”的思想做了初步的探讨。首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其“严以治吏”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思想的进步意义,最后还对其思想的局限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浅议合同解除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黄朗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商品经济的流转,致使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的,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普遍采用订立合同这种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形式,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然而,...  相似文献   
55.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公民宗教信仰问题的基本政策。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信这种教的或信别种教的,一律加以保护,尊重其信仰。今天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将来也仍然采取保护政策。”这项政策的涵义是: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  相似文献   
56.
翻译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彭德喜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高师外语系是以培养中学外语师资为目标的。尽管外语师资与翻译人才不是一回事,但是外语师资必须具有较好的翻译技能,掌握一定的翻译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57.
孟子与杨墨     
孟子的时代与孔子的时代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学派,而且由于这些学派的议论与儒家学说根本对立,所以孟子对此极力进行驳斥。这种倾向似乎在孟子以前,即子思时就已经有了。也就是说,从《中庸》的叙述来看,已经表现出子思刘儒家以外的学派有所议论的情形,在《中庸》首章论及性、道、教时说:“天命谓之性。”这是因为存在认为德是人为的  相似文献   
58.
刘方喜 《人文杂志》2005,(5):93-101
诗歌的形式创造过程("成文")乃是对语言意义表达力量不断提升("尽意")的过程,本文就在"文"之"未形-有形-无形"的纵向发展进程,及相应的在横向上对诗之"意"不断提升中,来揭示"意象"、"声情"、"神韵"等三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未形-有形"是诗之声文、形文的"成文"过程,"未成文"的"直言"所不能表达之"意"(言不尽意),"已成文"的具有审美创造性的"声情"、"意象"形式则可以使其得以充分的表达;"有形-无形"乃是"文"之发展的第二阶段,"文"由"美"而至于"神",声文、形文的形式有限性被超越,诗之"意"得到了第二次提升而臻于"意无穷"的最高境界--这是"神韵"范畴论所揭示的.在诗歌"成文"过程中,汉语能释放出巨大的形式创造力量与意义表达力量,并且这两种力量在高度交融中还不断地超越着自身的有限性--这就是以"文"为元范畴的形式范畴系统,所昭示出的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整体上所固有的内在逻辑性,对此加以系统深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四月十八日,被西藏反动集团挟持前往印度的达賴喇嘛,被迫發表了一个所謂达賴喇嘛的声明,大談其西藏独立。这个理屈詞穷、謊話連篇、漏洞百出的声明,内容荒謬絕倫,它同达賴喇嘛八年以来在国內外所發表的一切言論完全不同,它同最近以来,帝国主义者及外国反动派曾不断發出过的西藏独立的陈腔讕調,如出一轍,这完全是一种阴謀。西藏反动集团在拉薩能够劫持达賴喇嘛,到了印度后,在帝国主义者及印度扩張主义者的直接摆布下,达賴喇嘛豈能幸免不被强迫發表謬論,因此我們有理由怀疑这个所謂声明,不是眞达賴的話,而是許許多多假达賴的話。人們都知道,当英帝国主义霸占我們偉大的邻邦印度时,曾利用印度为基地侵略我国西藏,在英帝国被迫  相似文献   
60.
1995年5月12日,世界知名的权威刊物《中国季刊》在英国伦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院举行题为“中国、中国研究与《中国季刊》”的研讨会,以庆祝该刊创办35周年。罗德里克、迈克法夸尔等曾经担任《中国季刊》主编的著名学者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他们回顾了各自在担任该刊主编时的经历和感受。现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