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人美术作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文艺现象,鲜为学界关注.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强调是这些"工人美术作品"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目的.那么,通过对激活意识形态的具体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急迫表达产生的"艺术失真"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工人美术作品"中展示出的政治与艺术的复杂关系.在"工人美术作品"中,激活意识形态的方式有二:一日"标语口号";二日"图像符号".这些要素看似"无意而为",实则"刻意布置".倘失去这样的要素,工人美术作品意识形态的表达就大打折扣.同时,意识形态的执拗使得造成了"工人美术作品"的"艺术失真",这体现在形式上"照壳人物"的冲动和在内容上"制造现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新世纪以来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这些选秀节目中的"好男儿"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下时代信息.男性的"中性化"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张扬,而这种个性突显正是男性在当下竞争社会中承受重压的映照;男性的"审美化"宣告了男性中心地位的终结,并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男女关系;男性的"消费化"显示消费时代,"男性身体"已成为商家所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型商品.  相似文献   
33.
在上海的图像世界中,有一类发放渠道独特、形式内容新颖的免费广告册往往不为人所注意,由于它的审美旨趣与“广告一族”的精神状态两相契合的原因,使得它同时具备着反映(“镜子”)和导向(“罗盘”)的双重功能。我们可从这些广告图像(尤其是“派对”图像)中看到“广告一族”的生命个体所呈现的一种“High”态和且拿美女来“养眼”的颓废心理,这其实是个体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重压之下的无奈和必然之举。另外,这些“广告一族”所呈现的那种“不便宜,但谁也不会说贵”式的生活理想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脆弱,以至于不吝用财富来筑构一个虚假的高贵身份来自我陶醉,并赢得一个心理的暂时慰安。  相似文献   
34.
编者的话:林安梧,哲学博士。1957年生于台湾台中。现任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暨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识教育学会理事、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前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南华大学哲学所创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思与言》学刊主编、《鹅湖》主编暨社长。  相似文献   
35.
陈占彪 《学术探索》2008,(4):103-106
从鲁迅的艺术实践来看,他是运用现代主义手法的好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方面研究颇多,亦无争议。但从鲁迅的艺术(包括美术、戏剧、诗等)主张来看,他却是坚定的反现代主义者,这方面却鲜有梳理。这一“实践”与“主张”分裂的根源在于他将艺术当作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主义看法所致,因为在战斗的时代里,艺术虽然未必反映真实,但至少与写实是孪生的。只有使人“懂”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写实才能使人“懂”,这就决定了他的反现代主义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36.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了都市与乡野在文化层面上的对立。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丰子恺从护生画集(慈),儿童相(真)和旧诗新画(静)这三类漫画中努力营造出一方精神净土藉以栖身。  相似文献   
37.
在很大程度上,文学地位日益的边缘化以及文学研究日益体制化,是文化研究日益突显、并最终浮出水面的重要因素,后工业时代文学所面临的困境使得文学与当下生活越来越疏离,这促使了人文知识分子一分为二为人文技术型和人文批判型,文学批判功能的分离、剥落使得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一时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们纷纷投向文化研究,因为文化研究这块学术“庄园”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大显身手的场所,这使得文化研究自然地具备了批判性本质。  相似文献   
38.
学术给我的第一印象,其实不是别的,就是“高深”。“高深”的印象从何而来呢?满篇的新造词,点不断的超长句,抽象晦涩,初一看,汉字个个认识,但连缀成词、成句子后,便如看天书,几乎句句不懂。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文化的异军突起构成了对主导文化或多或少的挤蜕和或明或暗的挑战。由此,他们之间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和摩擦,我们可以从流行文化“对私域的发现和重视”、“对娱乐的追求和迷恋”和“对权威的消解和利用”三个方面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这两种异质文化的矛盾和摩擦。  相似文献   
40.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即人化。就是说人在文化定义中的本质因素,人性在文化场域的种种遭遇反过来就规制了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样,人性就成为文化发展内在动力之一维。以"人性"为基点,考察人性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这三个层面上的进退逡巡:有待与无待、监禁与自由、理智与情感,有助于我们寻求并破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