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考论黄朴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关于《唐太宗李卫公问...  相似文献   
52.
《左传》军事思想简析黄朴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春秋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既表现为《左传》、《国语》和老、孔等思想家对军事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论述,更体现为《孙子兵法》这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兵学巨著的出现,它们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黄朴民 《河北学刊》2004,24(2):164-169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与巩固的重要阶段。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崭新的特色,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精神。概括地说,这种时代精神表现为:“大一统”理念作为秦汉文化的灵魂,贯穿于当时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确立了秦汉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阴阳五行思想作为秦汉文化的哲学基础,起着联系、沟通秦汉文化方方面面精神纽带的重要作用;而学术上的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则成为秦汉文化得以顺利发展并创造辉煌成就的不竭动因及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4.
55.
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俄历),在严寒的彼得堡,一队队全付武装的俄军,肃穆而急促地向参政院广场开去。在那里,他们摆开了方阵,一场殊死的战斗开始了……这就是震撼全俄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列宁在一九一四年论述  相似文献   
56.
马谡在历史上算不上是大人物,可是知名度却很高,一部《三国演义》的小说,一出《空城记》的戏曲,使得他以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的形象定格在历史的天幕上,植根在人们的心目中,整个儿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滑稽角色,就和当年那位一手葬送赵国四十五万大军的纨绔子弟赵括一个模样。俗话说:"时来天地共努力,运去英雄不  相似文献   
57.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第七卷《集外集抬遗·自题小像》在注释“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出处云:“风雨如磐,唐代齐己《侠客行》:‘黄昏  相似文献   
58.
黄朴民 《领导文萃》2022,(4):103-105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它大部分时间里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此地居南北中枢,北据汉、沔,接襄汉之上游,襟带江湖,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远接陕秦,且内阻山险,易守难攻.凭借着这一优越有利的兵要地理条件,楚国致力于对外扩张,兼并小国,兵进中原,使自己的疆域扩大到大半个南中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面积第一的大国.  相似文献   
59.
60.
汉代儒学的阴阳灾异说,是董仲舒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东汉时期,这一现象更是变本加厉,严重阻碍了儒学自身的更新发展。拿何体《公羊传解诂》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公羊传》本身精神相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思想发展的轨迹,而且对我们把握两汉社会政治的特征也不无稗益。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宏《序》云:“子夏传公羊高,高传于其子平,平传于其子地,地传于其子敢,敢传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于其弟子齐人胡子都著于竹帛。”这里说明了,一、《公羊传》思想渊源来自七十子后学。二、开始时一直在同一家庭中口头相授。三、汉景帝时始著于竹帛,形成文字。因此,《公羊传》中所体现的灾异思想是西汉景帝时特定的灾异思想,而何休《解诂》中的灾异思想反映的则是东汉后期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