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本文对竹林名士的事略、人员构成,竹林之游的发生时间、活动内容、盛传于东晋的状貌等问题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驳倒异说,剔除陈见,力求"还历史以真实".  相似文献   
82.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代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深入而广远的影响。传世的《老子》碑刻、抄卷、版本,约有数百种之多。历世既久,其间的舛误夺讹自然难以避免,疑义歧见更是所在多有。所以历来研治《老子》的学者,大多以校订本文为首要之务。近代《老子》研究日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1973年又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更为当代学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老子》研究的深入发展。帛书《老子》出土后,先后有许抗生、张舜徽、张松如、陈鼓应等海内外学者的著作问世,对帛书《老子》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1年10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黄钊先生所著《帛书老子校注析》(以下简称《帛注》)一书,是这一领域的新成果。该著作资料收集之齐备、文字校正之谨严、词语诠释之细密、义理阐说之精微,以及善取众家之长的宽容态度,同流行诸家注本比起来,确有其独到之处。《帛注》所进行的大量繁复细密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字校正,二是词语训诂,三是章旨解析。  相似文献   
83.
文学精神是文化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王船山的文学精神,乃是他所倡导的文化精神的一个部分,是他进行文学评论的主要原则,是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精核。从心理学上说,它也是促使王船山在垂暮之年开展一系列文学批评的内心驱动力。因此,探讨王船山的文学观,不可不把握其基本的精神。而要弄清他的文学精神,则首先要明白他所面对的文学现实,弄清他对当时主要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态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84.
汉魏之际,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是一个大转折时期。在此之前,它经历了以尊奉“六经”为标志的汉代经学;在它之后,开始了以崇尚“三玄”为特征的魏晋玄学。建安时代,正是这一学术思潮转折的枢纽与关键。学术思潮的转移对于一代文人的心理构成、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建安文人呼吸着时代的学术空气,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心理,从而影响着文学的内在精神及艺术风貌,促成了建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一、会计信息披露由原来大众化的信息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在网络时代企业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 ,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 ,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 ,更要披露不确定性信息。个别的信息比整体的信息更重要 ,未来的信息比过去的信息更重要。由于过去没有传递大量信息手段及分析大量信息的方法 ,因此提供综合的成品信息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法 ,但它是以牺牲大量有用的原始信息并使信息相对失真为代价的。而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快捷传递大量的信息 ,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利用这些信息的技术手段。在这样背景下再教育单纯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