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运用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演变中的规律性知识和经验启示来观照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建构实践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应该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物质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积极吸取和运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儒学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可用性资源和功能;全面认知和准确把握当下的问题处境;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自主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在同其他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交流、碰撞和融汇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解放思想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正确认识的前提,实践则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知和行是合一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认识的本质。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不断展开,取得跟现实、跟实践相吻合,求得一致性的过程,就是思想不间断的持续的实践过程;解放思想必然驱使人们干预对象,这种干预过程就是思想的展开过程,是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思想跟实践相吻合的过程。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就必须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与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工作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能行"是对主体意识的通俗表达,是对主体意识所蕴含的自信意识、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集中概括,牢固树立"我能行"的主体意识这一命题,既包含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又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是一个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对中国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根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它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功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表现和应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内涵,而且是一个严谨、缜密的逻辑体系.其方法论逻辑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逻辑追求指向一个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体系,逻辑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逻辑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共生共建共享性为逻辑特征,以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为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着新一轮改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功能、依据、方向、目标、方法、主体和条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勾画了全面改革蓝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王立胜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150多年,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大转变时期,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无疑也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关键时刻,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考察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就成为研...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从其逻辑起点演绎出结构严谨的理论系统,逻辑起点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整个体系向前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因其逻辑起点的内在矛盾推动展开的,该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一对矛盾范畴的内在紧张与对立又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性质和任务,逻辑地演绎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适用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解决,新的矛盾逐渐凸显,这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运动,无论是在中国当代哲学史上,还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都是一件重大事件。这个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尝试。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一些人为的非正常因素的干扰,这次尝试在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失误。今天,在社会主义改革日益深化,哲学发展日趋繁荣的情况下,对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进行审慎的理性审视,探究其兴起的原因,彰现其固有的特点,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