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4+4等于8,2+6等于8,6+2也等于8,但有人却让2+6或6+2奇迹般地大于了4+4,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得从美国的金门大桥说起: 金门大桥刚运行时,8个车道实行的是“4+4”的模式,但由于上下班的车流在不同时段让两个半边分布不均,造成桥上经常堵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决定:在金门大桥旁边再建一座大桥。  相似文献   
22.
秦文 《社科纵横》2013,(11):112-117
苏辙的历史学说包括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撰理论两个方面,在历史发展学说方面,通过阐述历史来阐发唯物主义,人知趋利避害并为权利奔走,天下变乱有其原因,用发展的、联系的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在历史编撰理论方面,使人"有闻"和史官"助刑赏"的目的论",以史传经"的方法论,"学圣人者,不如学道"的是非标准。作为历史学家,学力深厚,见识高远,论证精辟,有许多可以称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23.
石门位于今汉中市境内的褒谷南端七盘山下。自汉至清有摩崖石刻百余方,历经苍桑,相继散佚,至1970年修石门水库时,从中精选了十七块迁到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就是其中之作,它是清代观石门摩崖者从中精选了十三种佳品而成说的,向为书家所称道。“十三品”书法艺术上溯东汉永平,下迄南宋绍熙年间,凝结了汉隶、魏体以及唐宋隶书之精华,堪称为书法  相似文献   
24.
秦文 《劳动世界》2017,(29):65-66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史学思想包括历史学价值论、性质论、认识论和史才论,强调历史学可以穷原竟委、博古通今,预测未来,培养智慧;主张历史学为纯主观的学问但又要求尽量做到客观;提出"史才六长"说等.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一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25.
秦文 《南亚研究》2014,(4):112-125
近年来印度频发的性暴力事件,使得"男权文化的侵犯性"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印度性暴力事件频发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根源,发现印度传统经典尊崇女神与歧视女性的双重塑造、印度教徒道德与信仰二元化的宗教实践、缺乏性别视角的法律文本与实践,是造成印度男权文化强盛、性别歧视严重以及性暴力频发的根本原因,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则加剧了性别关系的紧张。由此本文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破除传统观念,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治与法治建设,积极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印度社会男权文化的侵犯性,建立双性和谐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26.
母爱无言     
王林4岁那年,他们家搬到了湖北荆门市后港镇定居。后港镇尽头有一家化工厂,工厂附近有许多美丽的樱桃树,王林一眼就喜欢上了那里。 王林生活得十分愉快,他喜欢拉小提琴,就每天到樱桃树下练习。两年后,他的琴技日渐提高,乐声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7.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从体育教学、学生体质状况、场地设施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大、中学 校体育教育与教学的现状,并对学校体育各学段的衔接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8.
秦文 《理论界》2010,(12):62-6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往往与宗教、道德、习惯等相互交织,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与特定的文化内涵。礼的尊崇与达摩信仰融汇了中国和印度对于法律的态度、信念、心理与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印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表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风格与特质。基于经济文化、政治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中印传统法律文化呈现出诸多共通而又相异之处。对两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异同进行比较,既为回顾法律文化传统、展望法治发展前景,又希冀以印度为镜,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继受与革新。  相似文献   
29.
民院颂     
  相似文献   
30.
秦文 《社科纵横》2012,(9):108-111
何炳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明的历史学理论家。他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发展模式两个方面,前者论述了地理影响历史与物质、文化、风俗等影响历史以及需要、动机决定社会演化;后者阐述了他的社会演化史观和因果论。他为新史学的传播与构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理应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一突出席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