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在八大前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充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解放思想的非凡勇气、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这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要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2.
本文作者认为,在主体认识客体的现实认识活动中,有许多基础性的预设信念存在。因为主体对诸如对象的存在、主体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知识)的本质等等基础性问题必须首先给予解答,这是认识活动开展的前提。但是,这种解答往往又很少以显性的方式表现于外,而是以预设的形式存在于主体的全部信念中。这些预设信念对认识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4.
浅析高校师德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专业素质考察,轻师德修养评定;重眼前“经济利益”,轻长远“社会效益”;重外在规范要求,轻道德内省作用;重道德说教,轻道德践行: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把握高校师德的本质特征,找准师德建设的着眼点,营造良好师德氛围,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内化,从而逐步建立起师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5.
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道:"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56-557这说明:第一,劳动教育的方式要和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联系起来;第二,劳动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挑战杯"实践团队一直关注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劳动变革,研究这种变革对劳动教育的影响.当下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劳动方式的影响已经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劳动变化?这些劳动变化对于我们将产生哪些影响?在这种劳动变革下劳动教育该如何实现育人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  相似文献   
36.
何云峰 《人才开发》2004,(12):24-25
本文讨论的是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怎样进行思维方式的变化,主要阐述3个问题:(1)质疑现在流行的三种人力资源观念。(2)从思维方式角度看人力资源的多样性。(3)从思维角度看团队成员的科学配备。  相似文献   
37.
高校校报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主流新闻媒体 ,是开展育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形势下校报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 ,真正做到“办报育人”  相似文献   
38.
“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的基本态度是信任支持还是怀疑,大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前者。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材料的正式公布,这一看法遭到了不少研究者的质疑。一时间,理论界关于“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态度的认识再度变得模糊不清。这主要是由于对这些材料的误读而造成的。事实上,在“文革”发动阶段,毛泽东对林彪一直是信任有加的。  相似文献   
39.
毛泽东1966年7月8日在武汉写给江青的信,语言隐晦,内容深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历来是史家们研究“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思想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20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信作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围绕此信的写作背景和有关情况、信的动机和主旨以及信中若干论断,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检视这些研究成果,有助干进一步把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0.
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启示,探索所体现的精神对于后人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毛泽东在八大前后的探索,充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开拓创新的非凡勇气,包容百川的博大胸怀。这是毛泽东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值得一切改革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