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刘庆  冯兰 《天府新论》2013,(5):113-118
将移居老年人作为一个非均质的整体进行研究,描述移居老年人在城市定居意愿上的分化,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移居老年人在城市定居的意愿并不强烈,流而不迁的非永久迁移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在个人特征方面,来城市生活的时间越长,越倾向于选择在城市定居;在经济适应层面,收入并未对移居老年人的城市定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在社会生活层面,城市生活满意度和社区参与频率对其定居意愿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心理适应层面,身份认同、社区关系、社区归属感对其定居意愿的选择没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22.
孝心     
毕淑敏写的章《赶快尽孝》,中一件事情却让我至今难以释怀:一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却是要依靠父母买血钱。  相似文献   
23.
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概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价值以及人的价值问题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不同的人根据自己对价值概念的不同理解,提出了诸多不同的人的价值的观点。本文主要就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基本内容以及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介绍。一、人的价值的含义研究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如果问:对英国人印象是深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立刻回答:绅士风度。当我在英国的两个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对抽象的“绅士风度”才有了真切的、直观的了解。英国,一个“Sorry”使用频率最高的国家在英国生活了数月时间,竟没有看到在公众场合吵架的。有一位英国老教师在为外籍成人举办的英语辅导班上  相似文献   
25.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静  冯兰 《兰州学刊》2004,(2):28-29
世纪之末 ,一场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揭开了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一页。然而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始终面临着一大难题 ,那就是如何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众所周知 ,政府行政机构的低效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是因为它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然而 ,离开了政府的行政机构 ,社会本身又缺乏相应的自治能力。要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就必须把目光转向第三部门 ,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以此克服行政权在行政机构体内循环的弊端 ,并促使政府机构改革最终走出“四循环”的怪圈。本文将试从社会的视野、第三部门的角度对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6.
姚文元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中,转弯抹角地把按劳分配说成是所谓“物质刺激”而大张挞伐。“四人帮”控制下的报刊紧紧跟上,把姚文元的谬论更加明白地和盘托出。一九七五年在国务院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2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兰 《统计与决策》2012,(8):111-114
在当前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从政府和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的传统分析方法研究新农保的供给、需求及均衡问题。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新农保的政府供给行为,和通过序数效用理论分析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需求行为,进而建立新农保供需均衡模型。政府对新农保的供给离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供需之间并未达到均衡,针对目前新农保供需之间的非均衡,文章提出了促进新农保供需均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胡耀邦同志的报告,开宗明义:这次大会的历史使命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博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烈的拥护。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使命,有许多复杂的工作、繁重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去努力完成。其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报告中一系列有关经济战略的思想,正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提出的。十二大的经济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说“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  相似文献   
29.
政策规避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常见现象,导致公共政策规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原因在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文从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公共政策规避中的影响作用,探寻解决公共政策规避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成为影响其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困难,表现为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自卑感和社会恐惧感增强、个性缺陷和心理问题突出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以减轻就业压力。因而要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维度,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