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满洲”一辞的来源和演变过程,至今仍有许多异议,本文拟就各家之言,谈一点个人意见。对“满洲”一辞的来源问题,综合各家意见,大体上分为四种:第一种意见认为“满洲”一辞“义出佛教”的“曼殊”一辞,因清祖创业之初“西藏每岁献丹书,皆称曼殊师利大皇帝”,其“曼殊”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第二种意见认为,“满洲”一辞是“古肃慎之转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第三种意见认为,“满洲”一辞是以上两种意见相合的结果,即“满珠之称”,“又与佛氏曼珠之音相合,展转而成者也”;第四种意见认为,“满洲”一辞是“建州酋长之尊称”,历经久远相沿而成。  相似文献   
62.
公元七一○年(景龙四年),由于吐蕃多次请婚,唐中宗以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弃隶蹜赞联姻。金城公主到西藏后,以她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发展唐蕃友好关系,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城公主,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七三  相似文献   
63.
在浩瀚的唐代诗歌中,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友好交往的作品,虽然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它却是值得重视的宝贵的文学遗产。我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当时汉族与兄弟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4.
一、自然概况固原地区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黄土高原组成部分,是陕甘宁的交通要道,又是历史上丝稠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也是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地区实有总面积16783平方公里,折合2517.45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2.4%;丘陵沟壑和土石山区总面积88%;海拔平均2100米以上(最高2955.3米,最低1248米之间),是全  相似文献   
65.
评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出身于女真奴隶主家庭。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以父、祖遗甲十三付起兵,奋战三十余年,为满族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统一女真各部促进满族形成明初,女真各部居住分散,各据一方,相互战杀。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明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女真各部出现了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努尔哈赤掌管建州部以后,积极统一各部,促进了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6.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实验平台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医学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理念。结合医学技术与工程高等教育特点,通过将单一管理的实验室优化整合成三大实验平台,完善“四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三结合”——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指导的分层次、多模块与理论课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造就具有宽厚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7.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医学精品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不足;教育投入不够;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等。有必要对医学专业学科性质及医学人才特点再审视,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加强宏观管理,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确保医学精品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8.
画家张学智长期研究宁夏贺兰山古代岩画遗产,观摩、学习其图像,领会其精神,从中吸取营养,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再创造.从1989年第一次见到贺兰山岩画到今天,张学智投身这项事业近三十年,从拓制转向创作,作品冠以"中国印象岩画"名称,不仅在国内外广泛宣传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贺兰山岩画,而且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向世人表明,古老岩画也能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丰富资源,从而对我们广泛吸收古代艺术遗产,走以古开今的道路,具有无可争议的借鉴意义. 岩画是原始人类的艺术创造,历史悠久,与原始民的信仰、狩猎劳动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贺兰山地区岩画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多最好的岩画艺术群之一.生于斯长于斯又经过系统绘画训练的张学智,广泛接触这些艺术瑰宝,心情十分激动.他感动的是,原始先民们在那样艰苦生活环境中,竟能克服重重困难,用艺术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传达他们喜怒哀乐;他感动的是,岩画的艺术语言是那样的质朴、简练,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表现了原始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张学智从这里体会到一个重要的艺术原理:感情,出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是决定艺术创作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作为有一定生活和艺术经历的画家,他知道古老岩画的创作今天不可能重复,但其精神和技巧,仍有传承和发扬的价值.这就是张学智不辞劳苦爬山越岭、孜孜不倦地寻找和仿制数千幅岩画,为他今后进行再创造积累资源的动力.  相似文献   
69.
正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传统的水墨山水画已经从高雅人群走近寻常百姓,越来越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体貌和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文人画类型的,中西融合体的山水画创作,成为通常流行的样式。当今山水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艺术家如何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面貌。像一切艺术创  相似文献   
70.
油画艺术自欧洲传入中国后,逐渐在这块新的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其日趋成熟的标志是风格流派的异彩纷呈和艺术语言中"中国精神"或"中国风"的显示,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即"中国精神"或"中国风"最为重要。因为仅仅是风格流派的多样,可以从横向的移植中获得,而只有体现出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多种风格,才具有真正的本土文化意义。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油画艺术的先驱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只要我们提起徐悲鸿、林风眠、吴大羽、吴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