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四个方面.发达的世界性话语霸权,直接或间接地侵蚀着欠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字,影响甚至威胁和危害着发展中国家的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的变化和改革应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自主的、自觉的、渐进的、温和的,而不能是迫于外力特别是他国外力而被动的、强制的,否则就会威胁和危害国家文化安全.国家价值观念的安全问题所强调的是保持国家基本价值观念的连续性,同时又不否认价值观念与时俱进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生活方式的变革应该是进步的、合理的、渐进的,一方面符合时代要求,另一方面不至于引起社会的过度动荡.  相似文献   
22.
《玉海》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凡二百卷,分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二十一门。本文截取"艺文"一类,从专题文献的角度论述了这部分内容的目录学特色、史料学价值和学术史启示。文章指出,《玉海.艺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入学问领域的若干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广大语文教师有的说要多读、多写,有的说要加强技巧训练等等。但笔者认为,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发现,去感悟,去发展。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纲","纲举"则目张。叶圣陶说:"教学工作也就是教育工作"。陆游说:"功  相似文献   
24.
硫酸生产中的废热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硫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 ,这些热的来源有四个部分 :含硫原料的燃烧 ,二氧化硫的转化 ,气体干燥和二氧化硫吸收 (或冷凝成酸 )。不同原料生产硫酸所产生的热在 5 .85X10 6~ 8.12X10 6kJ/t硫酸之间 [1],习惯上又将这些热分为三类 :燃烧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 10 0 0℃左右的热烟气及沸腾床中 85 0℃床层的余热称作高温废热 ,转化过程中 5 0 0~6 0 0℃转化气的热称为中温余热 ,干燥吸收 (或冷凝成酸 )过程 10 0℃左右循环酸的热称为低温余热。高温废热占总废热的 5 2 ~ 6 7 ,低温废热占总废热的 2 0 ~ 30 ,数量可观 ,若能…  相似文献   
25.
据《皖人书录》作者蒋元卿先生函示,戴名世《忧庵集》,他早在三十多年前即曾寓目,并著于书录中。近年汪庆元撰文初步介绍了该书的基本内容及作者(《文苑遗珍书林秘藉》载《江淮论坛》88年第1期),并加以校点由黄山书社出版。汪文称“《忧庵集》从元刻本,”似臆断,因《皖人书录》、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并载有康熙刻本,又文称安徽博物馆所藏《恍庵集》“疑为清稿本”,亦无据。该书时有脱字,以白钉标识;且序称全书二百余条,今存仅1171条,与清华大学所藏抄本类似,当属清抄本。该书点校出版后,仅见王树民先生著文批评校点方面存…  相似文献   
26.
刘跃进 《求是学刊》2014,41(5):142-145
<正>周秦汉唐是中国传统经典产生的最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籍传播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钞本时代"。关于这个时期的经典文本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二是文学研究的学科边界。与此相关联,就是如何对待经典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文化发展特色以经学为核心,然而,巴蜀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秦汉时期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还不是经学,而是文学。特别是司马相如登上文学舞台.揭开了巴蜀文学百年风光的序幕。同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也与巴蜀文化密切相关,因为该地文化与巴蜀文人的传授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兰亭集序》是文学史、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献。围绕《兰亭集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论争:一是关于这篇序文是否出自王羲之之手;二是关于参加兰亭集会及写诗的人数;三是关于《兰亭集序》是否为王羲之的书法。历时性地考察魏晋风度的时代特征,可以总结出三点:从德与才的论争,可以透视汉魏之际高门与寒门的较量;从药与酒的沉溺,可以窥探竹林七贤的无奈选择;从道与佛的兴盛,可以探析东晋名士的追求。作为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兰亭雅集名士在享受集会欢乐的同时也颇流露出人生的无奈。  相似文献   
29.
以“民族国家”出现于近代西方为据而认定“国家利益”形成于近代西方的观点,混淆了 “国家”与“民族国家”、“国家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如同民族国家本身只是国家的一种具 体形式,“民族国家”是“国家”的种概念一样,民族国家利益也只是国家利益的一种具体形式,“民族国 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种概念,而不是国家利益的全部外延。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还需要理清 国家利益意识与国家利益本身、国家利益与国人利益、国家利益与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家利益与公共 利益、现实的国家利益与理想的国家利益、实际的国家利益与声称的国家利益等等之间的关系。弄清这些 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深入研究国家安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振兴,需要综合实力来支撑.从秦汉兴衰的历史嬗变中可看出,文化的取舍,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根本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