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1232篇
劳动科学   75篇
民族学   224篇
人才学   265篇
人口学   130篇
丛书文集   2446篇
理论方法论   481篇
综合类   5329篇
社会学   640篇
统计学   44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10篇
  196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0 毫秒
991.
法律史若要走出法学“边缘学科”的困境,可尝试自法律史研究旨趣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传统法律史叙事框架的法理学“修复”、“法理学化”的法律史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范式重构。法律史的法理学论证逻辑,不仅要求厘清史料与史实的关系,还要求对新的史实的发现始终保持开放心态。面对传统法律史叙事只关注“历史—事实”而带来的诸多缺陷,应引入“历史—事实—原因”的法理学叙事框架予以弥补。“法理学化”的法律史分析,可在承认法律人类学“可翻译性”理论基础上,自静态与动态法理学双重视角同时展开。法律史的法理学分析范式建构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以跨学科视角来进行知识、方法与技术等层面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9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新词源源不断地产生,网络英语新词成为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从文化视角来探讨网络英语新词汇的译介,跟踪英语新词的引进和翻译,以及汉语中越来越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词汇和缩略语的现象,表明我国和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而英语新词的引入和翻译也必将进一步促进这种交流。汉语对网络英语新词汇从形式到内容的借入,再现了英美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993.
2013年鲁迅思想研究异彩纷呈、创意不断:钱理群将鲁迅在今天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拒绝收编”:拒绝被体制收编,拒绝被一切文化体系收编,也不想收编他人。孙郁提出,鲁迅在审美判断上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者。理解鲁迅,如果不保持与列宁主义的距离,他的面孔可能永远是政治化的。李冬木强调了芳贺矢一的《国民性十论》对于周氏兄弟的巨大影响。姜异新认为,鲁迅的辛亥故事纯粹是鲁迅式幻想,是特殊的鲁迅式晶体。通过“看与被看”、“吃与被吃”,国民性终于被审美地觉知。邱焕星指出,鲁迅对青年和学潮的态度是复杂多面的,对其自身也是一种双刃剑效应,这种效应必须放在“国民革命”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认识。王彬彬注意到在鲁迅的语境里,月亮往往意味着希望、温暖、爱,也象征着理性和光明。这或可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感受到鲁迅的性格、精神、心理中温软、阴润、柔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利益。现行征地制度和各级政府对土地利益的追逐,影响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实现。要想真正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就必须建构农民和国家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对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重构。重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对缓解人地冲突、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及促进理性政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了显要位置,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依托的。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只有尊重自然规律进行人化自然的合理改造才能够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从唯物史观的视野对生态城市建设问题提出理论设想,分析现代城市发展问题,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思想,提出“三个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即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相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96.
动物转基因技术种类日益复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成本和技术要求却不断降低,生物风险和安全威胁越来越大。科研试验阶段是风险防控的关键,因此需要科学而严谨的科研试验法律监管,以预防意外和不正当试验对社会及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国内可以指向转基因动物科研试验监管适用的法律规定集中于农业应用领域,不足以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基于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明确科研试验监管的基本原则,以协调监管体系为核心探讨法律完善的关键问题,进而系统性地明确科研试验安全监管法律的进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国际航空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飞机制造商追究其产品责任已成为多次空难事故发生后旅客或其家属进行索赔诉讼的新动向,其根源是受害人为获得充分的损害赔偿金,通过以航空产品存在缺陷为由向制造商提起产品责任诉讼,以避开国际公约或相关国内法对承运人责任限额和免责条款的规定。各国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规定相异,尤其是产品责任的赔偿数额、归责原则以及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等的不同,意味着案件究竟适用何国法律作为准据法对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在确定准据法时,应突破侵权行为地法这一机械的原则,用灵活的选法规则在保护弱方当事人权益理念的指导下,来实现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双方当事人实体性权利义务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98.
神话是最早展示人存在方式的话语,分析神话中的现代性因素可窥见当代人的处境;技术与现代性同在,其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才可以消除异化;神话思维是现代人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人要在更高的程度上向神话复归。  相似文献   
999.
自然风景是电影艺术重要的审美观照对象,具有多重叙事表意功能。当代中国电影尤为注重自然风景的运用,呈现出自然风景与民族认同、自然风景与生态记忆、自然风景与景观消费等文化表征,从而丰富了电影艺术中的自然风景表达内涵。  相似文献   
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创意产业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提升其价值,有利于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代表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河南省创意产业开发可侧重于旅游业、手工艺品和演艺业,采取层进模式、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模式,分类指导,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