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31.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潜力与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运用草谷比法估算了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可能源化利用量、能源化潜力,分析了江苏省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域分布。研究表明江苏省2009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约为1889.82万吨,折合标准煤896.53万吨,是当年江苏省农业能源消耗量的2.7倍,而且可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在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小。从地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相对较少。其中盐城市秸秆资源最为丰富,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地区。  相似文献   
32.
使命是人或组织对自身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它代表着人或组织对事业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当前学校德育的使命就是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代以来,人类只重视物质利益的满足,不同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学校德育应进行精神教育,重建人类精神家园;民族精神是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教育是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学校德育应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组成,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不同,中华民族成员的价值追求各异,在全球化和市场化背景下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学校德育应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重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学校德育的使命应该包括三个层次:进行精神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挥核心价值引领作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现,农产品产地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是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数量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状况和已有的分级依据,按照农产品质量与产地环境质量两者同时超标,且农产品质量超标确由产地环境质量超标所致的分类原则,将农产品产地划分为优质生产区域、清洁生产区域、限制生产区域和禁止生产区域4个等级,并建议我国政府从制定产地分级管理标准、编制产地分级电子地图、严控产地污染源头、加大产地环境修复力度、建立分级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4.
山西省认真落实去年在河北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村幸福院的村级公益服务设施定位,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立足于对现有闲置学校、厂房、村委会等设施的改造利用,探索出了"老年灶"、"依托中心村建设互助幸福院"等作法,有效破解了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留守、高龄等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难题。  相似文献   
35.
逻辑实证主义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对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作了一些方法论的总结。但由于它局限于经验主义,所以它把科学知识仅仅看作是通过归纳从经验中得到证实的真命题,而把科学的发展也只看作是这些真命题和由它们构成的理论的堆积;它把方法论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用形式逻辑工具对现成的概念、命题、理论作一  相似文献   
36.
论科技素质及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素质是科技活动主体在从事科技活动并在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时所形成的稳定的品质 ,这些品质是个体进一步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研究科技素质 ,应分析其结构 ,以便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评价标准 ,确立科技教育的目标。本文根据个体从事科技活动所必须认识和处理的几种关系 ,把科技素质分为科技知识、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科技道德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