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的法律属性在学理上存在争议,主要有"行政契约论"与"民事契约论"两种观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的性质应当是行政契约,因为磋商协议各要素符合行政契约的识别标准:在主体要素层面,磋商协议的赔偿权利人是行政主体;在目的 要素层面,磋商协议以实现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 ;在内容要素层面,磋商协议的内容包含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判定磋商协议为行政契约属性的功利价值在于能够通过磋商协议的履行提高环境治理效果,降低司法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12.
13.
从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概念、业务种类和发展进程谈起,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及加速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现实意义,进而对国内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朱春光  吴真 《职业》2013,(21):36-37
本文探讨了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表现为:对创新教育重要性及自身所承担责任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缺乏训练有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缺乏合理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分别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唐代道教文学研究在"宗教与文学相互关系"方面成果最为丰硕,在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道教学研究成果方面仍待加强。唐代首次形成遍布全国的道观网络,多部道经在国家制度的支持下成为全民熟读的典籍。唐代形成了一套融合所有道教传统的科仪经系以及相应的道经位阶体系,这决定了唐代道教文学独特的知识谱系。六朝时期不同经派背景的仙真被整编到唐代道教仙山地理系统之内,仙山地理的相关道教文献是唐代道教文学尚待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以 1 975年广东潮州出土的明代宣德戏文写本《刘希必金钗记》为述考中心 ,通过对各地有关刘文龙故事的成型、分化与传播的考证和比较 ,力求梳理出我国南戏传播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吴真妹 《生存》2020,(10):0041-0041
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除了能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教师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将英语学科与职业规划结合。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职业规划的内容,并将其反馈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个人兴趣来具体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的职业偏好。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科教育,打好文化基础才能实现个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吴真 《中州学刊》2001,(3):86-89
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规定,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属于存款人.本文认为储蓄合同是所有权转移的合同,存款人通过储蓄合同向储蓄机构交付存款所有权而获得债权.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真正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发挥,从而最终实现存款人储蓄增值的目的.本文认为储蓄合同与传统的民事合同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又有诸多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储蓄合同是可借助相关民事合同理论研究同时还需一定理论创建的新型的有名合同.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奉贤县江海乡地处县城南桥镇周围,与周围七个乡接壤,是出入县城必经之地,沪杭公路与市郊四条公路干线纵横贯穿,浦东运河及其他河流交叉形成网络,水陆交通方便。近几年该乡每天流动人口万人以上,暂住人口二千名,村村都有农户租房给外来人口,加上本乡很多农民外出经商、务工,白天家中普遍的是“铁将军把门”,  相似文献   
20.
道教文学是近年日本中国学的一大研究热点,呈现出不同文体、不同学科相互生发、相互印证的交叉研究趋势。京都中国学对以《真诰》为首的道教上清经系的释读,成为近20年讨论六朝唐代文学和文人精神生活的新起点,唐诗与道教的关系研究也因此获得突破。神仙传记研究逐渐深入宗教文学本质,志怪小说更加注重考察道教故事母题的流变,明清小说多结合道教善书、搜神类书,元杂剧研究则出现"英灵镇魂剧"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