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党建工作在企业的稳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须努力在思路创新、管理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廉政手段创新、企业发展策略创新方面突出主题,寓教于乐,虚功实做,实现政治生态和谐、企业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总体发展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2.
"河伯"与"冯夷"虽古意相通,而随岁月流迁,意义嬗变,古意已无,新意衍生,且匪是二者之意义并行迈进,实完全朝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演化,故其意义不是越来越相近,而是愈来愈疏远。《九歌·河伯》中"河伯"作为祭祀之地祈,是楚国人敬仰祷祝的神灵,具有诡秘怪谲的神话色彩,其所指不可坐实。而《天问》中所指"河伯",实保留了上古神话传说之原貌,故其与"河伯"本来所指几相接近。  相似文献   
43.
<正> 《离骚》题义的诠释,由于涉及到长诗的主题与作者的思想,因而一直是楚辞研读者的致力之处。笔者曾有感于众说之纷纭,于1983年作《〈离骚〉题义集解》(《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3—4期合刊),收古今学者45家解说,归类为10种,并各自加了按语。然近年来新见频出,治丝愈紊。故在旧作的基础上,网罗众说,以类相聚,庶几可免学者同仁翻检之劳,并期望学林高手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不是重复劳动或刻意求新。  相似文献   
44.
一 近十三年来,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高峰期,以研究屈原及其作品为主体的楚辞学同样出现空前的盛况并取得不少实绩,笔者在与毛庆同志合撰的《困难 超越 突破——新时期屈学研究述评》(云梦学刊,1989年第1期)一文中作了全面的描述与充分的肯定,这儿拟从另一角度对当代楚辞学作一些浅层的思考: 楚辞研究,有相当大的难度。有人说,几乎没有什么课题不为前人所研究、探讨过;有人说,屈原,是隐在云雾中的高峰,既令人敬仰,又令人却步;有人说,毕其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读懂全部楚辞作品;有人说,楚辞的帷幕是相当厚实的,掀起它的一角,也要耗尽其毕生之力; 楚辞研究,队伍建设不易加强。因为是一般文史工作者之必读书,所以发一般性议论的颇多;因为是古老而窄深的领域,所以“挖深井”式的耕耘者不多,即使是有所成就者,也会转治他业或兼治别学。  相似文献   
45.
毫无疑义,萧兵现象、何光岳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史上无法回避的事实。于是,关于“何光岳现象”,吉林方面正筹建专门的学术团体。而关于“萧兵现象”,除了谭家建、郑君华、赵沛霖、周建忠、胡健、蔡铁鹰等发表数篇学术专评之外,还有一系列通讯专访或书评,从总体上认识、把握、分析,还远远不够。总有一些“困惑”干扰,影响着人们对他的客观评价,同时也诱发了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好奇心与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46.
安史之乱是王维一生所遭遇的最不幸的事件,陷贼和幽囚的生命体验是王维的心灵巨创,由此造成了王维晚年创作心态和创作倾向的改变.诗人孜孜以求的"世外桃源"化为乌有,他前所未有地关注现实政治,并用残存的笔力抒发对战争的愤慨.此外,王维在风雨飘摇的晚年陷入了赎罪的深渊,他反复谴责自己,并为救赎自己做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7.
《豳风·七月》来自民间,由奴隶们集体口头创作,历经传播与不断创作的漫长过程,最后由周代宫廷乐师加工润色、创作而定型.诗以“诉苦”为基调,叙事与农事描写均为抒发愁苦情感服务,反映出广大奴隶们艰辛的生存环境,抒发了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情感.因此,无论从创作主体、情感抒发来看,还是从诗歌原型、表现手法来看,《豳风·七月》所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一首抒情的民间诗歌,处于由民歌向抒情诗发展的过渡阶段,而不是叙事诗、农事诗.  相似文献   
48.
职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应成为职业启蒙教育阶段,为后阶段学生职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四方面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职业意识缺失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途径。  相似文献   
49.
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可以使一位学者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承认。赵逵夫的《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一文就具有这样的影响。几位专家在审阅时认为,此文利用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学、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屈原研究中两千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多有发明,新见迭出,在楚辞研究上是一个突破。汤炳正教授、张震泽教授、吴忠匡教授阅读该文后,也先后致函作者,予以很高的评价。八三年八月提交辽宁省首届屈原学术讨论会,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辑的  相似文献   
50.
赵逵夫同志近年来的楚辞研究,钩沉索隐,创收颇多,已为学术界所注目。近悉,他的论文《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获八七年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他八二年撰成的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几位专家审阅时认为,此文利用文字、音韵、训诂、历史、文学、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解决了屈原研究上两千年来一直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