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4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663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06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1195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3021篇
社会学   381篇
统计学   1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高职院校以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的人才为主要目的,因此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要格外注重学生对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高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从教材、模式以及评价三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培养策略研究.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高职院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推动其日后教学方向的改革与延续.  相似文献   
142.
《新青年》创刊已有百年历史,历史功绩抑或历史教训均已成为今天的共同记忆。陈独秀等用民主和科学精神重塑、改造社会的新主体,科学、民主、平等、社会主义等价值理念,正是通过《新青年》的倡导在一代青年中确立起来,并成为影响20世纪的重要价值观。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着《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艰辛探寻民族解放与复兴之路,从民主、科学"两大口号"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三大口号"再到"全面依法治国",彰显有自觉、肯奋斗的精神意志,并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开拓前行。  相似文献   
143.
吉林省延吉市人力资源市场是为适应延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场所,也是按照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开辟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和配置中心.服务大厅面积3400平方米,设立了服务引导台、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8大功能服务区,共计22个服务窗口、64个企业招聘洽谈展位.按照市场带动、政府促动、个人主动的原则,向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招聘对接、档案托管、代办退休、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等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4.
周飞舟 《社会》2017,37(4):143-187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费孝通的思想转向是他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间断的调查、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这种思想转向是一种"社会科学"的转向,而不是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以四个部分来论述这种转向的发生。前两个部分讨论费孝通晚年谱写的"两篇文章",即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民族和边区开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中,费孝通都遇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挑战,他发现:乡村工业、民族和边区的发展都不只是经济社会政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而是和其背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有关。如何把握这些心态和文化,是本文的第三个部分,即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费先生从英国人类学家Leach因《江村经济》所提出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入手,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展开了漫长而严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看法,也是对上述两个经验问题的总回答,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方法论补充。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的是费孝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晚年如何身体力行,在"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5.
司法判决具有可废止性,因而是相对真实的。但作为一种单称的法律判断,司法判决同样具有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判断的绝对客观性不同,法律判断的客观性应该是建立在证据、理由与论证基础上的公共性,即一种"温和的客观性"。非单调逻辑是刻画可废止的法律推理关系的恰当工具。在非单调逻辑中,司法判决的可废止性特征完全符合温和的客观性标准。对于司法判决的可废止性的非单调逻辑刻画,既对理解法律判断的相对真实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法官处理案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6.
147.
布鲁姆认为:“孩子之所以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很多是由干孩子的成绩、动机和态度等方面不同的‘履历’造成的”。他指出在教学之前,必须把这些不同的“履历“诊断出来,识别不同孩子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程度和水平,提出使用多元化指标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8.
149.
个体安全感作为其他人类安全的基础,是研究基层社会和一线生活的重要起点,而个体危机事件正是考察个体安全感的切入口.本文以面对生命安全这一人类的生命安全底线作为试金石,考察当乡村艾滋病事件这种威胁生命安全的个体危机事件入侵时,个体安全感是如何丧失的,丧失的机制与逻辑是什么.文章通过大量的事实和经验证明,来自理性与利益算计下的大量乡村社会关系的疏离,是导致乡村个体安全感丧失的最主要机制.因此,在社会关系为支持的系统建设上,建立一张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人际保障网,使得个体在危机性事件后,个体安全感不至于有全面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0.
不少技校学生因为在初中、高中时学习成绩不好,给人的印象是基础薄弱、纪律松散,他们"来技校就是混日子"的思想比较普遍.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对技校生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