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法家政治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炽成 《学术研究》2006,2(4):30-34
本文讨论以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①中的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作者对法家的现实主义和儒家的理想主义进行了比较,还对法家商人式的个人主义和儒家士者式的个人主义、道家艺术家式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比较。另外,作者又对法家是否具有法治精神这一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求真、求道两个层面重新审视了老子的人生哲学,认为老子的人生哲学积极有为,分析老子人生哲学之所以评价不高的原因,对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唐君毅、牟宗三的道德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家是二十世纪以来坚持儒学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和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而产生的一个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励、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他们不仅从感情上认同传统儒学,而且对它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在理性上对儒学进行了批判的审查,重新确认了儒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西学,使儒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4.
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中,以西释中法是最典型、最正宗的方法。冯友兰运用它对公孙龙子、朱熹等人的哲学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胡适等也是运用此法的代表。不能否认这种方法的积极意义,但是,任何用以西释中模式写出来的中国哲学史,都难免成见。在这些成见之观照下,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便难免隐而不现。以西方哲学作为标准、尺度来衡量中国哲学,越接近它的中国内容就越像哲学;离它越远的中国内容,就越不像哲学;越没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就越像哲学。面对中国的崛起,以西释中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果要把中国的学术产品(包括哲学产品)贡献给世界,继续走以西释中之路似乎难以达到这个目标。相反,走以中评西或以中应西之路更合适。在以中评西的视野下,中国哲学自身的价值方可凸显,它的吸引力方可提高。  相似文献   
25.
老子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小国寒民观备受非议。但是,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它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老予通过它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样的社会是简单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自由的社会、公平的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型,小国寡民的社会为我们今天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寻找平衡,这是清醒的现代人的天职。  相似文献   
26.
哲学家冯友兰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客观地看到了在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背景下教育的集中性、批量性和分工性,看到了现代化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肯定了在现代化的教育中不能也不必对教师有太高的道德上的要求.他的教育为学术服务、教育独立、为学术而学术、教授治校等思想对于克服中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左”的做法,对于教育去行政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虽然这些思想曾经遭到批判,但是,它们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相似文献   
27.
在不同传统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在儒家强调个人智慧和社会智性(即"内圣外王")的培育与西方持久地关注正直和有原则的生活(两者也许以康德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理性概念和对"道德律"的服从为代表)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如果用中国的语言来说.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礼"与"法"之间的差异、尊重家庭和社区关系的道德生活与遵循义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差异.尽管这些背道而驰的哲学叙述在着重点上有着深刻的差异.但是,它们应该在对话中聚合在一起,从而给我们提供潜在而大量的互补,这种互补挑战一种假设:中国或西方每一方都是自足的.  相似文献   
28.
以西评中的叙事方式在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之相反的以中评西的叙事方式似乎没有起那么大的作用,但却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以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中国哲学,不会成为西方哲学的附庸而在世界哲学中占一席之地.以中国的直觉评西方的理智(梁漱溟)、以中国的修养评西方的知识(熊十力)、以中国的两轮评西方的二元(陈荣捷)等等,都是意味深长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