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峡工程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育.对重庆三峡库区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教育在教育的普及性、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均存在隐患问题,这些隐患问题严重制约着库区农村移民教育的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传统教师教育是典型的实体思维的产物。实体思维主宰下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惟知识性”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去经验性”的教学内容、“无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和“乏真实性”的评价模式。实体思维使教师教育陷入“惟知识性”“主体性危机”等困境中。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成为“连根拔起”传统教师教育“棘手问题”的新方式。实践思维主导下的教师教育将行走在一条与实体思维“殊异其趣”的道路上,其发展图景为“智慧性”目标追求、“整体性”课程架构、“实践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过程和“全息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3.
[提要]民族地区囿于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区位发展等原因,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与多方主体协同服务乡村振兴。从产业融合、场域融合、主体融合三个向度出发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融合模式,能够很好观照当前职业院校的实践行动。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一是产业链条规划不清晰,县-镇-村产业耦合力度不足;二是职业院校大都以独立服务为主,教育资源缺乏集聚性;三是乡村振兴主体间利益链脆弱,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后续发展中,应鼓励职业院校参与产业规划,打造民族片区产业集群;加强职业院校间的多边联动,建立职教乡村振兴联盟;创建利益共同体,营造乡村振兴主体间的联动生态。  相似文献   
24.
25.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利益的分配.产出分享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协同各方的密切合作,但由于各方经济决策目标的不一致,这一分配方式仍有优化的可能.文章提出了纵向合作、纵向一体化及政府补贴三种优化路径,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经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26.
教学知识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师范生教学知识自觉表征为教学知识学习自觉、教学知识实践自觉和教学知识创生自觉。基于师范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师范生教学知识发展必须达到内容与结构上的“统整性”、领域与指向上的“专业性”、目标与过程上的“实践性”。但是,当前我国师范生的教学知识发展情况不够理想。因此,要实现师范生教学知识自觉发展,必须自觉的完成身份认知、学习理念和学习范式的转型,以学习和认知方式的转变,带动教学知识自觉。  相似文献   
27.
教学理解源于视域融合.共性知识是视域融合的心智条件系统,个性知识是视域融合的心力动力系统.基于共性与个性知识融合而生成的教学理解系统是解读性、对话性、反思性的教学关系系统.师本间解读、师生间对话以及生生间反思构成了教学理解复杂的表现形式,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则是优质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国外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已有一些成功经验,而我国民族地区受历史、自然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探究国外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在注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统筹、职业教育均衡、职业教育一体化构成了中国职业教育公平治理的核心战略体系,进而成为了"中国语境"职业教育公平治理话语体系中的主流概念框架。鉴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公平治理话语体系所出现的概念理解狭义化、泛化描述、错位解读等乱象,以批判的视角系统诠释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分析框架,揭示概念框架之间的共性及其差异,进而提出未来职业教育公平治理话语体系的实践转向问题,这有助于解除因对治理语词内涵幅度应用违界而陷入的职业教育公平治理实践的人为预设性障碍。  相似文献   
30.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是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教育改革.因为当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公共理性缺失和多重制度阻隔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等不同治理主体在各自不同治理逻辑的驱动下走向了行动中的自由博弈.又由于传统科层制的痼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治理出现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行为偏向”,整个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治理陷入了一种迭绎循环的低效率困境之中,严重阻碍了城乡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组织分析的“多重制度逻辑”建构“多重治理逻辑”分析框架,厘清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综合变革中多重治理逻辑的关系,在公共理性的主导下安排新的制度设计,构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60°治理模式,改变科层制治理的空间组织形式,驱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