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回望过去的2019年,是什么长久的留存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深切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是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导;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未来伟大的规划和期盼,也是每一位中国人根植心底的国强民富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2.
孙国军 《东南学术》2012,(3):150-155
该文考察了在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中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铁路的重要作用。工业革命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建立的第一步,工业革命不仅要有原始资本积累所准备的技术条件和自由劳动力,而且必须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交通条件,而铁路是优先考虑的交通工具。工业革命为铁路建设准备了条件,铁路又是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铁路的发展、改进有赖于工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的建立也离不开铁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动脉,没有铁路就没有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  相似文献   
63.
目前,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针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进行历史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依据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正式纳入其托管之下,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为中日发生钓鱼岛争端埋下了伏笔;冷战结束后,美国又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处于"模糊中立";截止当今阶段,美国政府"小心翼翼"的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持观望状态。  相似文献   
64.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起创设“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迄今,已为该栏撰写并在本刊刊发了论文的作者有大陆及海外(包括港台地区,英、美、日、新加坡等国)作者100多位。该栏目已推出的研究专题有30多个,共发论文160余篇。  相似文献   
65.
赤峰,蒙古语称“乌兰哈达”,总人口460余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20多个民族和睦聚居的地区。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有“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城市”之美称。赤峰,地处祖国北疆,三面群山竞秀,东汇淼淼辽水,山川形胜,地利通达,是贯通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腹地的险关要隘,自古有“塞外锁轮”之说。赤峰,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代表的古老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66.
发生在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编年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是人类发展史上抑恶扬善的大搏斗。大战结束迄今63年了,63年来的环球沧桑和风风雨雨无不与“二战”的后果与深远影响相互联系。因此,就严格意义而言,“二战”是20世纪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独一无二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7.
68.
由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主办、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于2010年7月12日-16日在赤峰市举行。来自江汉大学、广州大学、济南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大学、成都大学等全国70余所高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1,加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提高地方高校学报整体质量;2,公布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评比结果,对获奖栏目进行颁奖;3,围绕如何办好特色栏目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围绕如何办好特色栏目,进而以特色栏目为抓手,打造学报个性与特色,提高学报办报质量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学术交流和研讨。本刊对大会部分发言内容进行梳理,发表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经验与体会,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这一专题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69.
介绍平顶山燃气总公司输配站用能现状及存在问题、引入变频调速技术和强化定额管理巩固节能成果。  相似文献   
70.
荟福寺俗称东大庙,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路南段,是巴林右旗13大寺庙之一,亦是该旗现存唯一一座较大的清朝早期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巴林右翼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与固伦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福寺。这座古建筑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寺内有天王殿、会经殿、供佛殿三个主体工程,雄伟壮丽,庄严肃穆,是巴林右旗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的喇嘛庙。寺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影壁墙、天王殿、钟楼、鼓楼、会经殿、念珠殿、护法殿、供佛殿、白塔、千佛殿、金刚殿、特格西殿、九神殿等,其中有些在民国及文革时期被毁坏,已无存。该寺现存建筑160余间,以均衡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