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之殚精竭虑,提出一系列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思想,并最终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2.
美国资深的执业公关师、公关战略家和美国公关协会研究员及前主席JohnL.Paluszek恭贺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主办的《国际公关》杂志创刊,他坚信,《国际公关》杂志将成为一本具有专业学术价值的行业刊物,并且成为与世界公关界沟通的桥梁。自1997年起,JohnL.Paluszek和迪恩·克莱克伯格博士就已是美国公共关系教育委员会的共同主席。他做为凯旋先驱公共关系公司华盛顿和纽约公司的公共事务总裁,特为本刊撰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73.
本文作者系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学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和列宁的论述着手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却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科学界的一个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74.
早晨的奇迹     
我登上南去的151号公共汽车时,太阳正朗照天空。但是,冬天的芝加哥正处于最没生气的季节——树枝干枯、稀泥满地。来往的车辆都溅满了泥水。车子行进了数英里,经过风景秀丽的林肯公园,但是,没有人抬头去看窗外。乘客们都穿得笨重如牛,我们都拥挤地坐在一起。在单调乏味的引擎声和窒息燥热的空气中无声静坐着,没有人说话——这是芝加哥人坐车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尽管我们每天都要碰见这些同样的面孔,但我们都习惯于把自己藏在报纸的背后。此举包含的象征意义令人吃惊:紧挨而坐的比邻硬用那一张张薄纸,在彼此间制造了天涯。汽车进入“繁华一…  相似文献   
75.
本文将日本近代引进欧美技术、制度和方法,完成产业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幕府锁国体制的崩溃和明治维新变革的实现、战后的民主改革和产业技术创新及TLO与“产—学”技术转移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6.
林达 《社区》2005,(22):35-35
仅仅依靠民众的道德,往往不足以惩罚犯罪,抑制黑道化。这时候就需要法律,需要国家和政府,由合法的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在“黑道化”的地方实行法治  相似文献   
77.
依哥族迁居泰国已经有60多年。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从缅甸和老挝移居过来的。中国内部的战乱和民族歧视,迫使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他国。泰国边境地区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使依哥族居民的生活逐渐稳定,因此,他们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起来。依哥族除了自称外还有他称,他们自称“阿卡”,泰国和老挝人称他们为“依哥”、“哥”、或“卡哥”。中国人称他们为“哈尼”。依哥族语言属藏缅语族倮倮语支,同么瑟族、傈僳族语言相似。他们曾经居住  相似文献   
78.
林达  丁学涛 《理论界》2002,(5):54-55
~~应对入世挑战改革现行登记注册制度@林达 @丁学涛  相似文献   
79.
许多欧州思想家曾对国家进行攻击,他们所攻击的不只是其扭曲、病态的形式,而且包括这种制度本身。几乎从它的结构轮廓变得清晰的时候起,它就引起人们的强烈批判。到18世纪末,这方面的批评就表达得比较清楚有力了。对卢梭来说,国家是自由的敌人,是一种极度非人道化的制度。普鲁东认为,“不论是公开的,还是隐蔽的,没有奴隶制的国家是不可思议的”。葛德文认为,国家体现为民主的“对立面”。马克思认为,就其本质  相似文献   
80.
引言大约在六十年代中期,印度一些农村地区明显地经历了一个迅速而又带根本性的变化。十多年来,乡村发展部门举办了很多工作,虽然成效有限,但其中许多工作已经扎下了根,并且欣欣向荣。全国充满了欢乐气氛,这种现象逐渐获得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名称,“绿色革命”。这种变化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外在标志,因而不同的观察者便依据某个方面的变化来解释这种现象。例如,绝大多数人对采用小麦高产品种很强调。作者最近在一本书中试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