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62.
白居易“夙慕陶渊明为人”,其人格诗文亦深受其影响。考证其生平,他既受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精神感召,又不接受其贫寒困顿的一面。结合中唐社会倾向及自身实际状况,白居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隐”理论,发展了自魏晋以来的隐逸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通过分析"80后"的内涵和特征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武汉市"80后"青年的住房现状、住房消费心理及偏好等基本信息,运用房价收入比模型计算出"80后"青年可承受的合理购买力区间以及个人和整体对新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二手房3类住房的购买力水平,对其住房购买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78.43%的"80后"青年能够在其偏好水平下形成有效购买力,且在他人财富馈赠的影响下,"80后"青年整体上能够对市场上各类住房消费需求形成有效的购买力。同时,通过分析影响"80后"住房购买力的主导因素,得出他人财富馈赠对其住房购买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张曼 《决策与信息》2009,(9):161-161
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核心路由器40G业务端口的出现,迫切需要解决40G传输的问题,本文概述了40G的核心技术,简要分析了40G工程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结合对话哲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本文研究语篇中说话人的多维角色以及角色间的多维互动关系。在语篇构建的双重世界("我-你"和"它"世界)中,说话人同时扮演着对话、参与和背景角色。对话和参与角色决定语篇语言系统的特点,背景角色影响语言系统的特点。这三种角色时而合作、时而冲突,多样组合、纵横交错。说话人是多维角色多维互动的角色复合体。  相似文献   
66.
生育政策有着特殊的效应表现形式,从实施当期就通过影响边际人口增量而实现其政策效应,但是其政策目标却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实现。因而生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以远期目标为着眼点,以人口现状为切入点,对近期效应进行不断评估、预测和调整的过程。计划生育必须契合人口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适时拓展政策内涵,变生育"限制"为生育利益"调节",才是科学的生育政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7.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是一项应对风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历史和现状:覆盖面小,但统筹程度较高,基金管理也相对集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管理倒退。中国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立法滞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外部风险,同时也将在内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筹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和支付风险,这也是社会保险基金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因。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发展多元投资渠道,丰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产品;加快养老基金的监管立法;建立协同监管体系;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全程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68.
张曼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51-152
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我国具有天生的基因优势,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理条件的复杂也辅助形成了我国众多民族的现实,因而形成的音乐特点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民族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分支,深入展现民族深处的民族灵魂,通过具有民族个性的语言和审美传送情感与意念.在我国当下,民族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充实并丰富民族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内容.本文首先概括民族声乐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现状,列明其中凸显的问题,尝试提出有目标性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9.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伟大抗疫精神既有助于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伟大抗疫精神"何以形成"与其"是什么"和"如何弘扬"是同等重要且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何以形成"的探究有助于厘清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以及提高继承和弘扬的针对性。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中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境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又有自身丰富内涵与特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缔造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抗疫斗争的领导主体,党的领袖群体是抗疫斗争根本任务的提出者和根本方向的把控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领域抗疫斗争具体策略的设计者和带头执行者,广大普通党员是各条抗疫战线的积极参与者和骨干力量。中国人民是抗疫斗争的基本主体,中国人民的抗疫诉求是推动抗疫斗争进行的根本动力,中国人民的抗疫智慧是抗疫斗争的基本要素,中国人民的抗疫行动是抗疫斗争的直接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理论基础,也是与国际国内各种错误言论进行斗争和交锋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是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底气和信心,也是党和人民团结抗疫所维护与坚守的对象;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逻辑依据。党和人民用实际行动铸就伟大抗疫精神,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将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情具体化为气壮山河的抗疫行动,中国人民严格自律的抗疫实践、守望相助的抗疫实践、舍生忘死的抗疫实践共同构成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文化深深滋养着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战胜困难的思想精华,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抗击疫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深刻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强化战胜疫情的精神支撑,对于夺取抗疫斗争和新时代伟大斗争全面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