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6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心雕龙》的《颂赞》篇集中讨论了赞体,但是在论述结构上缺失了“选文以定篇”的部分,在论述内容上仅论及史赞、杂赞而缺失了被视为赞体源头的像赞。结合辑佚及史传文献来看,汉魏六朝像赞创作极为繁盛,刘勰回避述及像赞及刘向、曹植、孙绰等赞体大家,应该与两晋之际佛教像赞的兴起有关。由于佛教像赞发源于佛经的史实,与刘勰试图建立的“五经为本”的本土文学起源论直接冲突,因此像赞回避了高僧像赞,并牵及列仙像赞,由此造成了赞体的诸多缺失。  相似文献   
42.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43.
44.
未来取向是对于积极未来的思考、规划和建构,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框架的偏好。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对未来时间的时距知觉更近,表现出更强的时间知觉多普勒效应,面对延迟折扣时表现出更低的时间折扣率以及在未来重要任务和紧急但不重要任务的优先权设置中更倾向于做出理性决策;低未来取向的个体则恰好相反。这种人格的差异被证明具有遗传性,基因和早期成长经历的交互作用能够解释未来取向的个体差异。此外,未来取向调控时距知觉多普勒效应还存在于具身认知当中,身体空间位移和眼动的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的未来映射在空间运动的右侧进行。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借助遗传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手段以及精神疾病及其干预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未来取向的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认为先锋文学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它是文学队伍中勇于探索的尖兵;第二,它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赢得了一定声势的尾随者。文章以此为前提,同时兼顾先锋文学一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特定含义,论述了马原和莫言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46.
根据中国1997年-200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收入性质对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增长性、收入永久性和收入不确定性三种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即使同一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不同。就收入性质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而言,城镇与农村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47.
当我们质疑敦煌本之外的《坛经》各本时,需要考虑《坛经》的结集和流传问题。至少从六祖活动的地域和《坛经》的传承宗旨两个方面,敦煌本都存在漏洞和缺陷。考虑到《坛经》记录的方式,敦煌本的原本或古本《坛经》是存在的,这也可以得到唐代碑传及唐代禅宗史书的证明。另外,惠昕序、郎简序以及南宋朱翌的《南华五十咏》都提供了古本《坛经》存在的佐证。禅门语录所见《坛经》异文,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证明惠昕本等后出版本增补部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宋代,东南地区"吃菜事魔"十分盛行,并与社会动乱相互交织,逐渐演化成为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对国家公共秩序和民众日常生活构成严重的冲击,引起宋朝官方的高度关注。一、"吃菜事魔"的主要特征陆游《渭南文集》云:"伏思此色人处处皆有。淮南谓之二襘(会)子,两浙谓之牟(摩)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明教尤甚。至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其神号曰‘明使’。又有肉佛、骨佛、血佛等号‘白衣乌帽’,所在成社。"另王质《雪山集》中也曾论及吃菜事魔:"臣往在江西,见  相似文献   
49.
文章通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解决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探讨文化对消费的影响.通过采用过度消费的欧美国家与消费不足的东亚国家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控制了样本选择偏误,文化仍能对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在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三种匹配方式下的估计结果显示:文化带来的消费率差异在0.1174~0.1225之间,且通过了Bootstrap重复抽样检验.  相似文献   
50.
创新数字化养老服务系统平台,实现全区养老服务信息全覆盖.投资360万元,运用现代化电子网络技术,成功开通“8192199”居家服务一键呼叫网络平台,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区7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低保、分散五保、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困难群众,及时提供集家政服务、医疗服务、行动定位服务等项目于一体的社会养老信息服务,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资源供应信息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