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戴金波 《云梦学刊》2014,(4):104-108
韩愈一生多次经过湖湘地区,在多次的湖湘之旅中,首贬阳山及其量移江陵,是其比较特殊的一段经历,这段时间其创作收获颇丰,光是往返湖湘期间就先后创作了三十多首诗歌。这些湖湘贬谪诗描绘湖湘胜景,抒发含冤受屈的愤懑的怨恨,揭露中唐时代的政治黑暗,一些诗歌成为了韩愈诗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2.
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相结合,是湘军的一大特点,刘长佑把它带到他所创建的晚清练军之中。刘长佑特别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在《训兵六则》中提出了"忠爱"、"敢战"、"守法"、"勤习"、"敦睦"、"信义"等思想教育的内容。他用"以情感人"的方法使刀光剑影的军营融入伦理人情;他还借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来激励士卒;他提高饷银,把物质激励和精神鼓舞相结合;他的练兵目标在于建立一支忠君爱国、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指挥灵便的军队。  相似文献   
13.
真德秀是宋代理学史和文学史上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者对他的研究逐渐深入,在真德秀的理学思想、经世思想、文学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和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已经取得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过去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一些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真德秀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注重从整体上的研究。真德秀所留下的思想资源还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4.
君臣论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胡安国《春秋传》的君臣论代表了宋儒关于君臣关系的认识。胡安国主张"人主大臣为一体",并将其理解为"一心"、"天理",体现了宋儒政治主体意识与文化主体意识的深刻关联。胡安国主张"大臣任大事",以"卿大夫"为"国君之陪贰","列国之卿"是"其君所与共天位、治天职者",体现了宋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盛唐诗人王昌龄两次被贬都与湖湘有关,在湖湘贬谪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与贬谪有关的诗歌.这些诗歌主要分为送别、纪行(游)抒怀、访僧问道等三种类型,它们在艺术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注重立意,力求立意新颖;第二,善于选择一些独特的意象构成含蕴深刻的意象群来表情达意;第三,善于将抒情主人公--诗人自我的形象融入诗歌意象刻画之中;第四,追求格调的高昂,始终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16.
<春秋>与礼关系密切,礼的本末、常变关系,历来是<春秋>学讨论的热点.礼有本末之分、文实之别,礼有常亦有变.胡安国的<春秋传>提出了"正身治人礼之本、威仪文辞礼之末"的思想,强调"礼以敬为本"观点.胡安国认为,礼之"本"与"实"是不可更改的"礼之常";而礼之"末"与"文"则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的"礼之变".在"礼之常"与"礼之变"之间,有一个基本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变而不失礼之正,则犹可矣"、"变而不越乎道之中".  相似文献   
17.
要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关键在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质量和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戴金波 《船山学刊》2013,(3):177-178
目前对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史研究、书院制度研究及书院文化研究等方面。《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试图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中,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对书院进行研究。内容涉及书院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社会动力、书院与学术及社会政治的关系、书院的祭祀文化、书院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在研究视野上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及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将师范生顶岗实习与职前培训进行有机结合,以职前培训的思想完成师范生的顶岗实习,使职前培训式顶岗实习成为教育均衡、师范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及农村校本培训中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