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42.
社会统计模型论陈寿如,傅楠青,龙兴云,方汉文,谢国庆社会统计模型是研究社会相对稳定(以下称稳定)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数学模型。基本思路是:人和社会是自然界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必然要遵循自然界普遍规律。大量个体组成的系统是遵循统计规律的。社会是...  相似文献   
43.
21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与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已经将中国画的传统守约与创新制衡点呈现。从世界艺术的多元化来看,中国绘画学的主体特性与价值约定使得中国文人画的重建势在必行。重建沿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传统的"外师造化"原则将在生态文明中实施话语建构;其次是"中得心源"在多元主体的艺术心理中重建自我内心创造愿景;再次是在跨文化的当代艺术对话中建立本土化的文人画审美体系建构。作为主体约定的中国文人画则会将以上三者作为现实题材的创新、笔墨融新与学术体系的精神"替变"的实践。  相似文献   
44.
当代文明正处于转型阶段,其代表特性即“第三波现代化”。18世纪以后的西方大工业化是第一波现代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是第二波现代化,而21世纪的“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是第三波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的不同阶段考察,这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新观念。作者认为,第三波现代化的主体思想是辩证理性而不是技术理性,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理论更新。第三波现代化的代表形态是中国文化,这是辩证理性指导下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45.
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在文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达了文明融新与和谐发展的中国国家文明战略。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中,通过丝绸之路等交流通道,具有象征性的动植物交流历来是促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大熊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熊猫交流成为不同文明间交往的纽带,有利于中国复兴过程中的对外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46.
中国宋明理学在18世纪传入欧洲后,与欧洲的启蒙主义哲学和神学进行对话,扩大了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世界性的,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最终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人文主义思潮.其核心观念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理”的观念的阐释,“理”在西方启蒙思想的阐释中,超越学科界限,在文学哲学伦理学等不同领域都有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一、比较文学的“永恒危机论”当代学术发展中,“危机”这个词已经成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专利,从 20世纪 50年代美国学者韦勒克(RenéWellek)那篇著名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开始,直到近期美国著名批评家米勒 (J.HillisMiller)在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作的关于“比较文学的 (语言 )危机”的报告均持此种观点。可以说,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呼声不绝于耳,似乎这门学科处于“永恒的危机”之中。世界学术史上除了一些臭名昭著的伪科学之外,很少有一门学科有过这种遭遇。我们完全可以模仿《哈姆雷特》中那句名言:“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  相似文献   
48.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态方面,提出了以陶泥时代为第三种文明形态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缺乏衔接与过渡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四大文化复兴观念,更是一种学科理论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49.
21世纪前十年,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扛鼎之作接连不断。上世纪末期才起步但成果丰硕的中国学者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为研究中心,陆续推出了《比较文化学》、《东方文化史》、  相似文献   
50.
文学翻译与译介研究:学科的分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是相关但是并不相同的学科,文学翻译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而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是是以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对象的比较研究,所以它是具有更为广泛内容的学科分支。二者在研究范围、主客体关系、方法与手段方面有本质不同。比较文学并不排斥翻译研究,但是只是相邻与相关学科,不可能取代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