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钱”、“权”都是人的某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神本”、“物本”、“官本”都是人以人的某种片面性的本质为本。在全球视域中,人作为同一性和同质性的类,以人为本意指人是人的世界、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根源和根基,世界、社会、历史和人自身是以人为本的。在社会历史视野中,人作为具体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则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才展现出它完整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