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明清道教神仙信仰的民众化主要是指神仙信仰深入普通民众生活并对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心理产生普遍影响的社会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仙形象的民间化,即从天上神仙到民间异人;神仙功能的社会化,即从个体成仙到救世度人;神仙居所的尘世化与内向化,即从遥不可及的"洞天福地"到遍布乡间市井的官观庙宇,一直深入到人们的心灵居所.这一民众化过程,是明清社会大变动榕局之下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控制等是民众化最终形成的外部因素.同时,这一民众化过程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特征亦有着密切的关联,凸显了中国文化的一体化与交融性.  相似文献   
12.
清代济南地区旱蝗灾害严重,驱蝗神信仰和龙神信仰格外受到重视。在民间,龙神信仰和驱蝗神信仰有着广大的信仰空间。而官方政权力量对于驱蝗神与龙神的不断祭祀与敕封成为驱蝗神与龙神在民间进一步传播、活跃的重要因素。驱蝗神与龙神信仰彰显了国家政权与民间信仰力量的良性互动关系,亦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宗教信仰的现世功利性。  相似文献   
13.
早期道教从宇宙本原论出发,将生命现象置于宏观宇宙之中来加以考察,认为生命与宇宙间的万物一样,其本原都是道,皆为阴阳和谐的产物。早期道教在着力寻求得道成仙的过程中,主要探讨生命的产生、存在及生命价值的和谐,即时间意义上生命历程的和谐与空间意义上相关生命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既是求得生命完善的一种手段,也是道教所有生命理论的最终指归。  相似文献   
14.
在以跪坐为主要居处坐姿的历史时期,跪拜礼仪盛行于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成为表达重要人际关系的身体符号。跪拜礼仪中的稽首、顿首、空首及稽颡等礼仪各有其使用空间及意义,君臣僚属之间均依身份不同严格遵守相应的礼仪,而且所有仪式均是双向与对等的。这充分体现出古代贵族分权体制下尊卑有序与一体化的君臣关系。然而,秦汉以后,跪拜礼在皇权政治体制之下不断地发生变化,逐渐演变为臣对君、下对上的单向不对等礼仪。在两千多年的帝制体系下,跪拜礼仪成为君臣共同尊奉与遵守的皇权政治仪式。  相似文献   
15.
葡萄牙通过走私贸易、派遣使臣、贿赂官员及发动战争等卑劣手段侵占了澳门。明政府为控制居澳葡人而设置关闸, 反而导致葡人划地自治。清初, 中国政府以禁海政策拒葡, 葡人则假意朝贡, 从中获取商利; 《管治澳门章程12 条》使中葡关系呈缓和之势。鸦片战争前, 虽然澳门领土争端纷起, 但澳门官吏均由中国政府所派, 并向中国政府交纳地租, 说明澳门主权属于中国。鸦片战争后, 葡人在澳门既屯兵又收税, 并取消了澳门向中国交纳地租的法令, 严重破坏了澳门领土与主权完整。以澳门为中介的华工贸易是葡萄牙侵占澳门造成的恶劣后果之一, 是欧美列强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血腥罪恶, 是中国近代史之一大屈辱。  相似文献   
16.
先秦道家天人之学的核心是天人归一、道法自然,提倡返朴归真。作为一种回归式的思维方式,道家天人之学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内心体验,这一特点影响了其后中国的信古仿古传统。另一方面,道家的天人之学旨在拯救人类业已丧失的自然本性,对当时的社会来讲具有弥补与拯救伦理危机的地位与功能。先秦道家天人之学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在秉承道法自然基本规律的同时,我们更应对其加以创新性阐释与发展,创建新时代的天人之学以挽救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  相似文献   
17.
商代蹲踞的象征符号意义与史前蛙及蛙人图像的生育力象征意义一脉相承,而且与商人的鸟图腾崇拜亦有着某种渊源关系.诸多考古图像资料表明,蹲踞姿势被广泛应用于商代生育神像的塑造中,蹲踞神像生动地表达了商代人的生殖崇拜,是商代的生育力仪式象征.这种神圣的仪式浓缩了商代人的生活实态与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8.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经济观念的变化引起宗法关系的某些破坏 ,道教更为关注人们的现世利益 ,将道教传统的现世功利主义思想表现得更为丰富 ;其现世利益思想对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结构产生了某些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庄天人哲学思维中的"道法自然"具有两层含义,从宏观来说,自然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从微观说,"自然"实为顺乎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这两层含义的本质实为"内外兼顾"。道教吸取了老庄归于自然之道,以宗教的形式成功地诠释了这种"内外兼顾"的意蕴。无论在向外求索的外丹炼制还是在向内求索的内丹修炼过程中,道教的终极目标均在于成仙,仙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唯神是守。道教的双向修炼实则为老庄"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与追寻自由的人文气质的历史传承,这一传承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宗教性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