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妒嫉是病     
最近看到一份资料,早在80年代初,西德已正式把妒嫉列为一种病,提出善妒者常伴有胃病、背痛、头痛、情绪低落等症状,相当损害身体云云。 这份资料颇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很久以来,人们通常把妒嫉列为品行不良,而把它说成是病,说成是一种生理上的缺陷,确是一种“发明”。 说妒嫉是病,不禁使我想起隋炀帝妒才。按理说,皇帝是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子”,其他人皆是他的臣民,天下该没什么好妒的了吧?事实不然。他因妒功逼死元勋杨素,杀死名将高炯;因妒才杀害了名士王胄、薛道衡。  相似文献   
12.
难见秋白     
李秋生 《老人世界》2008,(12):35-35
可能是瞿秋白和我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秋”的缘故,我小时候便对这个名字很关注。长大后才知道从文化底蕴上看,秋白的名字要比秋生雅得多,更重要的他不是我等平庸之辈,是历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我心中一直记挂着这个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总想到他的故居一游,看一看是什么地域、什么文化养育了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管理是目前国家在高校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彰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意义、做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鲁迅笔下的阿Q有两个著名的观点:一个是精神胜利法,有人打了他,他说是儿子打老子,用此法来麻痹安慰自己;再一个观点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当众伸手去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的……",他便是这样理直气壮地回答的,并赢得了掌声.  相似文献   
15.
学会忏悔     
……只有善于认识自己,才能发展自己,保护自己;只有善于认识自己,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出努力的方向;只有善于认识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李秋生 《中华魂》2008,(11):32-33
7月11日,河南省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千名优秀干部离岗招商行动的意见》,选派千名干部在7月下旬分赴全国各地招商。《意见》强调:对离岗招商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可破格提拔重用。此新政一出,立即引起舆论批评,认为组织大批机关干部离岗招商有失偏颇。其实,这千人招商并  相似文献   
17.
李秋生 《中华魂》2008,(5):33-33
多年来,稳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敏感问题。"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就其强调稳定的重要性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既然"压倒一切"了,似乎就没有什么思考与解释的余地了,其实不然。"稳定压倒一切",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是  相似文献   
18.
“深喉”原是一部电影片名,后来被用来指向媒体披露事实并掌握其中关键性情况的局内人。从字面上看,“深喉”乃深部喉咙,发出超常之声,惊人之音,不凡之响,大概属于“无声处”之“惊雷”。在去年酿成轩然大波的哈医大二院天价医药费事件中,主治医生王雪原就充当了这样一位“深喉”。他的关键证词,揭露了他所在科室过度医疗、修改医嘱、管理混乱等事实,使几百万元的天价医疗真相最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医院本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救死扶伤之地,医生人称“白衣天使”,很高尚的职业,然不知始于何时,一些医院不再那么洁白,一些“天使”渐渐变了…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衡阳市两名副局长因在市委、市政府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紧急会议上打瞌睡被免职。 消息虽短,但颇令人振奋。和平环境下在紧急会议上打瞌睡大概无异于战争年代在火线上睡大觉。紧急情况下这般马虎,正常情况下还不知工作会松散到  相似文献   
20.
有消息说,德国杜塞尔多市市长以前是位掏烟囱的工人,由于市长的职务补贴很少,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掏烟囱以贴补家用。 在德国西部的杜塞尔多市,居民们冬天为了便于随时取暖,除了用电器设备外,家家有一个储油罐,而且还有欧洲所特有的壁炉。这样,居民家就有了必不可少的烟囱,自然也就有了特殊行业——掏烟囱工。 上班时,市长在会议大厅里正襟危坐,发号施令;下班后,爬上屋顶撩衣卷袖,一脸油烟。这可不是带着电视台摄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